[实用新型]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4599.3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28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3 |
发明(设计)人: | 周建设;赵帅帅;李金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春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8 | 分类号: | H01B7/18;H01B7/17;H01B7/28;H01B7/282;H01B7/02;H01B7/295 |
代理公司: | 北京世誉鑫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68 | 代理人: | 刘秀珍 |
地址: | 451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耐高温 硅橡胶 电缆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涉及电缆技术领域,硅橡胶绝缘层的外部布置有填充物,半导电屏蔽层的外部布置有耐高温填充层,内护套的外部布置有金属屏蔽层;内护套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线芯绝缘层不受外力机械损伤,还可以防止水分的浸入和浸溃剂的外流,外护套的作用则是防腐蚀、机械保护和屏蔽,内护套材质为铅材料,具有完全不透水性;硅橡胶绝缘层不但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阻燃导热性能,而且具有超高抗紫外线、高耐候、高耐久性、憎水拒油耐老化性能;填充物为耐热绝缘性尼龙材质,具有耐高温、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耐高温填充层为玻璃纤维缠绕结构,用来保护电线,同时具有耐高温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的线缆结构一般采用阻燃电缆或耐火电缆,该阻燃电缆,一般只是在绝缘材料和护层材料中加入阻燃剂,其绝缘材料和护层材料本身还是可以燃烧的,其内部的结构不具有耐高温性能,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本领域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解决了目前的线缆结构一般采用阻燃电缆或耐火电缆,其绝缘材料和护层材料本身还是可以燃烧的,其内部的结构不具有耐高温性能,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包括线芯,所述线芯的外部布置有硅橡胶绝缘层,所述硅橡胶绝缘层的外部布置有填充物,所述填充物的外部布置有半导电屏蔽层,所述半导电屏蔽层的外部布置有耐高温填充层,所述耐高温填充层的外部布置有内护套,所述内护套的外部布置有金属屏蔽层,所述金属屏蔽层的外部布置有外护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线芯、硅橡胶绝缘层、填充物、半导电屏蔽层、耐高温填充层、内护套、金属屏蔽层、和外护套的横截面均呈圆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外护套的外部固定粘接有纳米涂层,且为防水材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填充物为耐热绝缘性尼龙材质,所述耐高温填充层为玻璃纤维缠绕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半导电屏蔽层和金属屏蔽层均为屏蔽层,为双层保护作用。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内护套为铅材料,有耐腐蚀性,所述外护套为热塑性塑料。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内护套的作用主要是保护线芯绝缘层不受外力机械损伤,还可以防止水分的浸入和浸溃剂的外流,外护套的作用则是防腐蚀、机械保护和屏蔽,内护套材质为铅材料,具有完全不透水性,能够可靠地防止水分和潮气的侵入,纳米涂层可以达到减小摩擦系数的效果,形成自润滑材料,可显著地提高材料的耐高温、抗氧化性、腐蚀防护能力,具有超级抗污染,并保持较高的韧性,能够起到阻燃,隔热,起到防火作用。
2、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硅橡胶绝缘层不但具有良好的绝缘性能、阻燃导热性能,而且具有超高抗紫外线、高耐候、高耐久性、憎水拒油耐老化性能;填充物为耐热绝缘性尼龙材质,具有耐高温、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耐高温填充层为玻璃纤维缠绕结构,用来保护电线,同时具有耐高温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新型耐高温硅橡胶电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线芯;2、硅橡胶绝缘层;3、填充物;4、半导电屏蔽层;5、耐高温填充层;6、内护套;7、金属屏蔽层;8、外护套;9、纳米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春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春缆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459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