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高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3951.1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586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24 |
发明(设计)人: | 李辅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辅畅 |
主分类号: | E02D3/046 | 分类号: | E02D3/046;F21V3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5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稳定性 建筑工程 地基 加固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机械技术领域,以解决现有的手扶式冲击夯在使用时稳定性不高存在倾翻风险的问题,和现有的手扶式冲击夯设备自重大不方便移动和运输的问题,包括:架体;冲击夯主体,所述冲击夯主体为手扶式冲击夯结构,冲击夯主体设置在架体的下方;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架体的后端下部;方形扶手,所述方形扶手固定连接在架体的后端上部;冲击夯提升机构,所述冲击夯提升机构设置在架体的中前部。本实用新型设有前支撑轮用于稳固冲击夯主体避免设备倾倒,提升了设备的稳定性;本实用新型通过冲击夯提升机构对冲击夯主体进行提升以方便移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工程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稳定性高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地基是指基础下面承受建筑物全部荷载的土体或岩体的总称,地基不属于建筑的组成部分,但它对保证建筑物的坚固耐久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冲击夯是利用冲击和冲击振动作用分层夯实回填土的压实机械,冲击夯是地基加固常用的手持工具。
基于上述,现有的手扶式冲击夯在使用时稳定性不高,尤其在转弯时会有倾翻的风险,而且现有的手扶式冲击夯设备自重大不方便移动和运输。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装置,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稳定性高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装置,以解决现有的手扶式冲击夯在使用时稳定性不高存在倾翻风险的问题,和现有的手扶式冲击夯设备自重大不方便移动和运输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一种稳定性高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装置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稳定性高的建筑工程地基加固装置,包括:架体;冲击夯主体,所述冲击夯主体为手扶式冲击夯结构,冲击夯主体设置在架体的下方;照明灯,所述照明灯固定安装在架体的前侧;万向轮,所述万向轮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架体的后端下部;方形扶手,所述方形扶手固定连接在架体的后端上部;冲击夯提升机构,所述冲击夯提升机构设置在架体的中前部。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还包括有:
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前端固定连接在冲击夯主体的上部后端;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后端固定连接在架体后端内侧,第二连接杆的前端与第一连接杆的后端铰链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架体还包括有:
前支撑杆,前支撑杆为两根左右平行的竖直支撑杆,前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架体的前端;前支撑轮,前支撑轮有左右两个,两个前支撑轮分别转动连接在两根前支撑杆的下端。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扶手还包括有:
低位扶手,低位扶手固定连接在方形扶手的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方形扶手还包括有:
竖位扶手,竖位扶手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方形扶手的下侧,竖位扶手的下端固定连接在低位扶手的上侧。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夯提升机构还包括有:
提升蜗杆,提升蜗杆转动连接在架体的前部;提升手柄,提升手柄固定连接在提升蜗杆的前端;提升转轴,提升转轴转动连接在架体的前部,提升转轴位于冲击夯主体的上方;提升蜗轮,提升蜗轮同轴固定连接在提升转轴上,提升蜗轮与提升蜗杆相捏合共同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冲击夯提升机构还包括有:
提升辊,提升辊同轴固定连接在提升转轴上;提升拉绳,提升拉绳缠绕在提升辊上,提升拉绳的下端为挂钩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辅畅,未经李辅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39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