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清管阀快开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1471.1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19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李平;林光办;林超;周财慈;卢再望;肖庆;丁新;陈安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伯特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1/44 | 分类号: | F16K31/44;F16K3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1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清管阀快 开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清管阀快开门装置,包括阀体、密封门;其特征是:密封门与阀体之间采用圆锥面相互配合,在密封门圆锥面内嵌装O形圈,密封门由挡板压紧安装在阀体圆锥形密封口上,在挡板旋转楔紧过程中,密封门向阀体圆锥密封面直线压紧,使O形圈无旋转摩擦和磕碰、划伤,具有操作方便、操作力矩小、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阀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清管阀快开门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清管阀快开门主要由两种结构,一种为螺纹式,旋转封门进行开关,其安装不便捷,频繁开关操作后螺纹易磨损,导致螺纹卡死无法正常开启或关闭现象。另一种为直面密封旋转卡槽类快开门,由于起到密封作用的O形圈需伸入到侧门中,O形圈挤压造成开关门过程中扭矩很大,需要利用手柄进行开关操作,开关操作十分不便,并且在频繁开关过程中,容易导致O形圈磕碰、划伤,挤压变形,导致泄露失效风险,密封不可靠,使用寿命短。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操作方便、开关力矩小、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的清管阀快开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阀体、密封门;其特征是:密封门与阀体之间采用圆锥面相互配合,在密封门圆锥面内嵌装O形圈,密封门由挡板压紧安装在阀体圆锥形密封口上;挡板与阀体之间采用键/槽相互配合,在挡板外圆面均匀设置若干条凸起的楔形圆弧键,阀体圆锥形密封口出口侧设有对应的楔形圆弧键插口和楔形圆槽;密封门与挡板之间通过门轴、定位环和销轴相互连接,门轴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门平面中心,另一端活动穿过挡板中心孔由销轴与定位环连接,定位环活动嵌装在挡板平面一侧的定位槽内,在定位槽外侧的挡板平面内设置铰链机构。
最好是,在密封门圆锥面内嵌装防火密封圈。
最好是,在铰链机构与阀体之间设置锁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密封门与阀体之间采用圆锥面相互配合,并通过挡板楔紧安装,在挡板旋转楔紧过程中,密封门向阀体圆锥密封面直线压紧,使O形圈无旋转摩擦和磕碰、划伤,具有操作方便、操作力矩小、密封性能可靠、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挡板与密封门的侧视图。
图中:1、阀体,2、密封门,3、挡板,4、O形圈,5、防火密封圈,6、铰链机构,7、门轴,8、定位环,9、销轴,10、楔形圆弧键。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清管阀快开门装置,包括阀体1、密封门2;其特征是:密封门2与阀体1之间采用圆锥面相互配合,在密封门2的圆锥面内嵌装O形圈4,密封门2由挡板3压紧安装在阀体1的圆锥形密封口上;挡板3与阀体1之间采用键/槽相互配合,在挡板3外圆面均匀设置若干条凸起的楔形圆弧键10,如图2所示,阀体1的圆锥形密封口出口侧设有与楔形圆弧键10相对应的插口和楔形圆槽,关门时,将挡板3的楔形圆弧键10对准阀体1上的楔形圆槽,插入后沿楔形圆弧键10的楔角方向旋转,使挡板3逐渐与阀体1楔紧,将密封门2与阀体1压紧密封;密封门2与挡板3之间通过门轴7、定位环8和销轴9相互连接,门轴7一端固定连接在密封门2平面中心,另一端活动穿过挡板3中心孔通过销轴9与定位环8连接,定位环8活动嵌装在挡板3平面一侧的定位槽内,可以在定位槽内旋转,挡板3旋转时密封门2直线移动,避免O形圈4发生旋转摩擦,减小操作力矩,提高密封效果和使用寿命,而开门时挡板3可以通过定位环8和销轴9将密封门2拉出,在定位槽外侧的挡板3平面内设置铰链机构6,通过操作铰链机构6旋转挡板3。
本技术方案产生的技术效果是,通过旋转挡板3与阀体1楔紧配合,将密封门2与阀体1之间的圆锥密封副压紧密封,O形腔4无旋转摩擦,减小操作力矩,提高密封性能。
在密封门2圆锥面内嵌装防火密封圈5。防止异常高温烧毁O形腔4后发生泄漏。
在铰链机构6与阀体1之间设置锁定装置,防止关门状态下发生误操作将挡板3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伯特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伯特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147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