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透气型造瘘袋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70912.6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87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孔韦奇;杨成广;俞阳;王冰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同仁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441 | 分类号: | A61F5/441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梁天彦 |
地址: | 200336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透气 型造瘘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透气型造瘘袋,包括袋体、连接座和吸附结构,袋体的前后面上分别设有第一透气开口第二透气开口,连接座安装在第一透气开口处,且设有贯穿连接座与袋体内部连通的排放通道,吸附结构设置于第二透气开口处,吸附结构包括壳体、空腔、活性炭结构、防水透气膜和抽板,壳体的侧壁上开设出气结构和位于出气结构内侧的抽板,抽板为插入空腔中用于开闭出气结构的可抽出结构。本实用新型能够去除臭味,提高造瘘袋的透气性,通过设置抽板控制出气结构打开与关闭,无需将造口袋打开便可实现排气,防止袋内压力增高,操作方便,解决了普通造瘘袋不透气、气味大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一种透气型造瘘袋。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造瘘袋是一种带有开口的口袋,被固定在造口处,用于接收患者的粪便。为了避免臭气外泄影响环境,通常将造瘘袋设置为密封结构,这就导致患者在使用时,无法将臭气排出,袋体内压力增高容易导致造瘘袋膨胀,不利于使用,甚至还会影响到患者的身体健康。为了解决气体无法排除导致造瘘袋内膨胀的问题,需要将造口袋打开,排气完毕后再重新用封条封闭,过程中可能有污物漏出的风险,增加患者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社交及心理负担。
因此需要一种既能够满足透气需求又能有效吸附臭味的造瘘袋,以解决上述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透气型造瘘袋,其设有独特结构的吸附结构,能够起到去除气味的作用,同时保证造瘘袋的透气性,通过设置抽板可以控制透气孔打开与关闭,操作方便解决了普通造瘘袋不透气、气味大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透气型造瘘袋,其特征在于:包括袋体、连接座和吸附结构,所述袋体包括分别设置于袋体前侧面、后侧面上第一透气开口和第二透气开口;
所述连接座安装在第一透气开口处,且设有贯穿连接座与袋体内部连通的排放通道,连接座用于固定在皮肤上与造口连通;
所述吸附结构设置于第二透气开口处,吸附结构包括壳体、空腔、活性炭结构、防水透气膜和抽板,空腔位于壳体的内部,活性炭结构设置于壳体内部的空腔中,防水透气膜设置于空腔和第二透气口之间,壳体的侧壁上开设出气结构和位于出气结构内侧的抽板,抽板为插入空腔中用于开闭出气结构的可抽出结构,用于在未抽出状态下封闭出气结构、在抽出状态下导通出气结构。
优选地,所述出气结构为设置于壳体的外侧壁上的开有若干第一开孔的开孔板,抽板上设置若干第二开孔;第二开孔在抽板未抽出状态时与第一开孔错开设置,第二开孔在抽板向外抽出的过程中与对应的第一开孔重合。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壁上设置用于限位固定抽板的导槽,抽板沿导槽在空腔中上下移动,第二开孔在抽板向外抽出到极限位置时与对应的第一开孔重合,抽板未抽出时,抽板的底部与空腔的底壁贴合。
优选地,所述活性炭结构为填充活性炭的活性炭包。
优选地,所述排放通道为与袋体一体连接且截面为双曲线形的排放通道。
优选地,所述连接座的前端设置一粘附结构,粘附结构用于在连接座连通造口时与皮肤接触。
优选地,所述粘附结构为一粘附层。
优选地,所述排放通道内部为与袋体一体连接且截面为双曲线形的排放通道。
优选地,所述袋体的第一袋片上设置1个以上的穿孔和穿入穿孔的卡扣带,卡扣带两端安装相互配合的卡扣。
优选地,所述卡扣带设为弹性卡扣带。
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同仁医院,未经上海市同仁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709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润滑油用防止残留的储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自动验布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