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接触轨绝缘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7443.2 | 申请日: | 2022-0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090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0 |
发明(设计)人: | 刘涛;刘娟;肖琨;徐阳;刘浩;林建;贺毅;王志强;李忠齐;唐伟;冉惟可;刘高健;杨佳;魏莹;卢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30 | 分类号: | B60M1/30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马天顺;李凤岐 |
地址: | 610083 四川省成都市金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接触 绝缘 支架 | ||
一种接触轨绝缘支架,包括底板、立板及侧板,所述立板固定在底板的中部且顺线路方向设置,所述侧板固定在底板和立板的两侧且垂直于线路方向设置;所述侧板靠近线路一侧的上部与立板的正面平齐,所述侧板靠近线路一侧的下部向线路一侧倾斜延伸至和底板的内端面平齐,所述侧板远离线路一侧和立板平行且和底板的外端面平齐;所述立板的上部竖直设有条形安装孔,所述底板上垂直于线路方向设有条形固定孔。本实用新型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具有优异的机械、电气和耐候性能,以满足大坡度、高海拔等环境恶劣工况条件的使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交通接触轨供电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触轨绝缘支架。
背景技术
接触轨绝缘支架作为城市轨道交通接触轨供电系统的关键部件,安装于车辆走行轨外侧,用于支撑接触轨并承载系统中可能出现的静态或动态载荷。目前,既有绝缘支架主要材质为玻璃钢,呈“L”型结构,其底部与道床连接固定,通过上部安装的支座及卡爪来固定接触轨。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山地轨道交通项目需求日益增多。不同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山地项目坡度大、海拔高、紫外线辐照强、环境恶劣,对绝缘支架的机械、电气及耐候性要求更高,既有产品在机械、电气性能等方面均无法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接触轨绝缘支架,具有优异的机械、电气和耐候性能,以满足大坡度、高海拔等环境恶劣工况条件的使用要求。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接触轨绝缘支架,包括底板、立板及侧板,所述立板固定在底板的中部且顺线路方向设置,所述侧板固定在底板和立板的两侧且垂直于线路方向设置;所述侧板靠近线路一侧的上部与立板的正面平齐,所述侧板靠近线路一侧的下部向线路一侧倾斜延伸至和底板的内端面平齐,所述侧板远离线路一侧和立板平行且和底板的外端面平齐;所述立板的上部竖直设有条形安装孔,所述底板上垂直于线路方向设有条形固定孔。
所述立板的正面下部具有第一竖筋和第一横筋,且第一竖筋位于立板正面下部的中间位置,并通过第一横筋将第一竖筋与侧板连为一体。
所述立板的背面具有第二竖筋和第二横筋,通过第二横筋将第二竖筋与侧板连为一体。
所述第二竖筋位于立板背面中间位置,且其下部与第一竖筋对应;所述第二横筋至少有三条,且其中一条与第一横筋对应。
所述立板顶部具有向上倾斜的连接板,通过连接板将侧板、第二竖筋的顶端连为一体。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原来的“L”型结构改为“I”型结构,缩短了产品固定点与受力点距离,改善了受力状态,提高了绝缘支架的机械强度;
2、本实用新型整体机械、电气和耐候性能优异,可满足大坡度、高海拔等环境恶劣工况条件的使用要求。
3、本实用新型安装、使用形式与现有产品一致,也可用于常规项目,通用性强、适用范围更广。
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绝缘支架相比重量更轻,可有效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隧道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3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艾德瑞电气有限公司;中铁高铁电气装备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74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固化效果一致性高的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具备筛分功能的大米加工用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