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4312.9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446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朋;蒋庆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庆群;陈朋 |
主分类号: | F23C10/18 | 分类号: | F23C10/18;F23M7/00;F23M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细软智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471 | 代理人: | 张肖 |
地址: | 735000 甘***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高压 循环 流化床 锅炉 炉门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门装置,涉及热能动力工程领域,解决了现有锅炉炉门抗压、保温、密封性能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炉门包括钢质的门板和连接于门板的向火面的钢质的罩壳,罩壳内侧与门板的向火面之间形成腔体;腔体内沿炉门的进深方向依次设置有耐高温层和耐热抗压层;炉门框的外端面连接有沿炉门框框沿设置的密封层;炉门在关闭状态下,炉门的门板位于罩壳外侧的向火面与炉门框的外端面夹设密封层形成密封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保温、隔热抗压、密封的多种组合叠加结构,耐高温层和耐热抗压层均设置在罩壳内部,可提高炉门的保温、隔热抗压和密封效果,增强锅炉运行安全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能动力工程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应用于火力发电厂锅炉机组的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门装置。
背景技术
火电厂循环流化床锅炉炉门处于锅炉的微正压运行区,如果密封不严密、耐热效果差,机械强度低,会有大量的灰尘和高温烟气从炉门飞出,严重污染周围环境,对司炉人员造成很大伤害。同时炉门耐高温、抗压性能差还容易将炉门烧坏泄露,导致设备受损和人员受伤,泄露的高温烟气外喷时带走大量热量,还降低了锅炉的热效率。因此,炉门的严密性、耐高温性、抗压强度不仅关系到锅炉的安全性,还关系到运行的经济性。提高锅炉炉门的严密性、耐高温性、抗压性,保证锅炉炉门的使用寿命,是锅炉炉门设计的重点。
火力发电厂对制造生产的锅炉炉门耐温、抗压、密封技术要求极高,如果设计不当都有可能使锅炉散热损失增加,锅炉热效率降低,运行安全可靠性降低。锅炉炉门设计合理,就能大大减少锅炉机组散热损失,增强安全可靠性,这就要求锅炉炉门设计要有足够的密封性、足够的耐热性、足够的机械强度。
目前,火力发电厂锅炉炉门一般采用铸铁、铸钢金属材料浇筑或砖砌而成。这种传统的钢制炉门和砌砖炉门缺点是:钢制炉门由于金属的热导率高,且全部裸露在火焰侧,高温高压锅炉正常运行时炉门处的温度高达950℃,炉门长期在高温下会导致钢制炉门烧坏变形,引发故障。砖砌炉门由于采用单个砖块砌筑而成,不是一个整体,机械强度不够,锅炉长时间运行时墙体会出现裂缝,炉门发生泄露,严重影响锅炉安全、经济运行,危及人身和设备安全。钢制和砖砌炉门已不适合未来锅炉发展需要,已逐渐趋于淘汰。国外一些技术发达国家锅炉炉门生产加工已采用整体预制、浇注等技术,来提高锅炉炉门抗侵蚀和机械强度,增加锅炉炉门保温效果,国内火力发电厂锅炉炉门有采用耐火浇注料整体浇筑的,整个炉门使用一种隔热材料,只是增加了炉门抗压强度,但散热损失问题未能解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出一种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门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锅炉炉门抗压、保温、密封性能差的问题,增强锅炉运行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门装置,包括耐高温层、耐热抗压层、密封层以及铰接的炉门框和炉门;
所述炉门包括钢质的门板和连接于所述门板的向火面的钢质的罩壳,所述罩壳内侧与所述门板的向火面之间形成腔体;所述腔体内沿所述炉门的进深方向依次设置有所述耐高温层和所述耐热抗压层;
所述炉门框的外端面连接有沿所述炉门框框沿设置的所述密封层;
所述炉门在关闭状态下,所述炉门的门板位于所述罩壳外侧的向火面与所述炉门框的外端面夹设所述密封层形成密封连接结构。
采用上述设置结构时,耐高温层和耐热抗压层在炉门的进深方向上于罩壳内依次设置,并且在炉门与炉门框的结合面处设置有密封层,使得该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炉门装置采用了保温、隔热抗压、密封的多种组合叠加结构,同时,耐高温层和耐热抗压层均设置在罩壳内部,可防止耐高温层被炉内热气流吹走,这样,可提高炉门的保温、隔热抗压效果,降低炉门的导热系数,可避免锅炉高温火焰对炉门烘烤带来的损坏,可改善工作环境,减少炉门故障发生率,延长炉门使用寿命,提高锅炉运行经济效益,增强锅炉运行安全可靠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庆群;陈朋,未经蒋庆群;陈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43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落地式卸料平台
- 下一篇:一种牵引座拉环压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