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3062.7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05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何超园;黄秀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涛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73 | 分类号: | B29C45/73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永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74 | 代理人: | 曾婉忆 |
地址: | 523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注塑 模具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定模具、安装在电动伸缩杆输出轴的动模具,所述定模具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冷凝水流道,所述动模具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冷凝水流道,所述定模具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Y型的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第二冷凝水流道的内腔设置有驱动件和两组可分别与相对应的出水管或进水管对接的管件。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通过设置有Y型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两组管件、第二冷凝水流道、第一冷凝水流道以及驱动件,可冷凝水会通过Y型的进水管分别进入第一冷凝水流道和第二冷凝水流道,可对注塑模具的外表面同时进行全面降温处理,可加快注塑件的固化。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注塑模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
背景技术
注塑模具是一种生产塑胶制品的工具;也是赋予塑胶制品完整结构和精确尺寸的工具。注塑成型是批量生产某些形状复杂部件时用到的一种加工方法。具体指将受热融化的塑料由注塑机高压射入模腔,经冷却固化后,得到成形品。
现有的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一般包括设置在定模具内的可供冷凝水流动的冷凝流道和用于连接冷凝流道的进水管与出水管,其流道系统无法实现对注塑件的上端面进行冷却降温,导致注塑件固化时间延长,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来解决此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包括安装在底板上的定模具、安装在电动伸缩杆输出轴的动模具,所述定模具的内腔设置有第一冷凝水流道,所述动模具的内腔设置有第二冷凝水流道,所述定模具的左右端分别设置有Y型的出水管和进水管,所述第二冷凝水流道的内腔设置有驱动件和两组可分别与相对应的出水管或进水管对接的管件。
优选的,所述管件包括空心对接管,所述空心对接管的一端贯穿动模具,所述空心对接管上设置有微型电动阀门,所述空心对接管位于动模具外部的端部设置为锥台型的插接头。
优选的,所述管件的外壁上通过粘黏剂固定有与其外壁相贴合的弹性紧固套且所述弹性紧固套的外壁与动模具的内腔壁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固定设置在动模具上端的驱动电机和转动设置在动模具内腔的螺杆,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上螺纹套接有螺纹管,所述螺纹管的两端均通过连接杆分别与两组空心对接管活动连接。
优选的,位于所述螺纹管同侧的连接杆设置为两组且两组所述连接杆的端部分别转动设置在空心对接管和螺纹管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进水管的内腔设置由不锈钢丝编织而成的过滤网且所述不锈钢丝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腐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本流道系统通过设置有Y型的进水管和出水管、两组管件、第二冷凝水流道、第一冷凝水流道以及驱动件,可冷凝水会通过Y型的进水管分别进入第一冷凝水流道和第二冷凝水流道,可对注塑模具的外表面同时进行全面降温处理,可加快注塑件的固化。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的定模具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的动模具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注塑模具的流道系统的连杆俯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涛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涛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3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折线型停泊段的船闸引航道
- 下一篇:一种复合肥生产用包膜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