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61016.3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412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周君 |
主分类号: | B28C5/16 | 分类号: | B28C5/16;B28C5/08;B28C5/46;B28C7/16;B08B9/087;E04G2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1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 施工 混凝土 自动 浇灌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装置,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架、料箱以及保温外壳,料箱设置在固定架表面,保温外壳设置在料箱外侧,同时在保温外壳内部设置有加热管,对混凝土进行加热保温,避免温度较低时,料箱内部混凝土的状态发生变化,影响使用效果,同时料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轴,第一搅拌轴下端连接有第二搅拌轴,通过在第一搅拌轴外侧表面分别设置有搅拌叶,对混凝土进行搅拌,防止混凝土凝结,第二搅拌轴外侧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便于混凝土的下料,防止出现堵塞现象,确保浇灌作业稳定进行,且第一搅拌轴外表面通过连接杆连接有刮板,与料箱内壁相互配合,有效防止混凝土粘附在料箱内壁上,不便清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常需使用到混凝土浇灌装置,用于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灌作业。
目前,现有的混凝土浇灌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受到外界温度的影响,造成混凝土的状态发生变化,影响浇灌效果,同时在使用结束后,装置内壁粘附有大量混凝土,清理较为不便,且造成了资源浪费。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建筑施工混凝土自动浇灌装置,包括固定架、料箱以及保温外壳,所述料箱设置在固定架内部,所述保温外壳设置在料箱外侧,且所述保温外壳内部设置有若干加热管,所述料箱内部设置有第一搅拌轴,所述第一搅拌轴下端连接有第二搅拌轴,且所述第一搅拌轴外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搅拌叶,所述第二搅拌轴外侧表面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料箱内部设置有若干刮板,与料箱内壁相互配合,所述刮板与第一搅拌轴之间连接有若干连接杆,所述料箱下表面连接有排料管,所述排料管右端连接有混凝土输送泵,所述混凝土输送泵右表面连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的出口端连接有浇灌软管,所述浇灌软管的出口端安装有浇灌头。
通过所述保温外壳与加热管相互配合,提高了料箱外侧的保温效果,大大减小了外界温度对混凝土的影响,保证了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同时刮板对料箱内壁粘附的混凝土进行刮除,防止混凝土粘附在料箱内壁,造成资源浪费,方便了后期的清理工作,第一搅拌轴与搅拌叶相互配合,对料箱内部混凝土进行搅拌,防止混凝土凝结,同时第二搅拌轴与螺旋叶片的相互配合,确保了混凝土下料过程的稳定性,防止出现堵塞现象,浇灌软管与浇灌头的相互配合,在混凝土输送泵的作用下,便于实施自动浇灌作业,同时浇灌软管伸缩性便于适应各个方位的浇灌作业,提高了装置的实用性和灵活性。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右表面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管穿过固定块,通过所述固定块确保了固定管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固定架上表面右侧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浇灌软管,与支撑架相互配合,通过所述支撑架便于闲置状态下浇灌软管的收放。
优选地,所述料箱上表面安装有搅拌电机,所述搅拌电机输出端穿过料箱,与第一搅拌轴上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料箱上表面后侧设置有进料口,通过所述进料口便于将混凝土注入料箱内部。
优选地,所述料箱底部为漏斗状结构,通过所述料箱底部的漏斗状结构,大大方便了浇灌作业过程中,混凝土的排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周君,未经周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610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