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接触网供电线终端下锚的特殊型格构式钢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56912.0 | 申请日: | 2022-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66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张煜;张曼华;晋壮壮;魏博;王宁;赵磊;崔小岳;史厚军;李国强;翁东郁;李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2/08 | 分类号: | E04H12/08;E04H12/10;E04H12/18;B60M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华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0 | 代理人: | 陈晶晶 |
地址: | 300450 天津市滨海新***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接触 电线 终端 特殊 型格构式钢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接触网供电线终端下锚的特殊型格构式钢柱,包括格构柱主体,格构柱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埋设底座,格构柱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设格构柱主体,加设格构柱主体包括支撑底盘,支撑底盘四个拐角处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柱主体,定位套柱主体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升降套管,四个升降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布线平台,升降套管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由正面朝向背面的套管定位孔,定位套柱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由左侧朝向右侧的套柱定位孔,套柱定位孔和套管定位孔的内部插接有同一个定位螺栓,本实用新型通过使升降套管可以在定位套柱主体的外部活动,可以在不改变格构柱主体的整体构型的前提下,调节布线平台和支撑底盘之间的距离,方便快捷且稳定性较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格构柱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接触网供电线终端下锚的特殊型格构式钢柱。
背景技术
接触网供电是电气化铁路常用的供电网络方式之一,在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接触网供电只有导线的一个电极,电力机车通过集电装置取电,再通过金属轮轨回流到电网中,在接触网供电系统中需要对线路和设备进行下锚,下锚方式一般有三种,第一种是承力索和接触线终端下锚,第二种是中心锚结下锚,就是接触网锚段的中间处起到防窜作用的承力索下锚,第三种是附加线下锚,接触网供电下锚一般由格构柱作为压弯构件,用于支撑接触网中的各种线路连接,格构柱主要由肢件和缀材组成,肢件主要承受轴向力,缀材主要抵抗侧向力。
现有用于供电线终端下锚的格构钢柱由多段短格构钢柱连接而成,多段短格构钢柱通过焊接的方式将肢件和缀材进行连接,从而保证结构强度,但由于各段格构钢柱长度均是固定的,当出现底座在地面上下沉等情况需要控制相邻两个供电线终端的高度时,无法进行调节,需要升高底座或重新安装格构柱,施工量较大,操作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接触网供电线终端下锚的特殊型格构式钢柱,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用于供电线终端下锚的格构柱由多段长度均固定的短格构钢柱连接而成,当需要控制相邻两个供电线终端的高度时,无法进行调节,使用较为不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接触网供电线终端下锚的特殊型格构式钢柱,包括格构柱主体,所述格构柱主体包括四个肢体架,四个所述肢体架的外部固定连接有多个回型框架,多个所述回型框架等距离分布在肢体架上,相邻两个所述回型框架四周之间均固定连接有缀架,所述格构柱主体的底部设置有埋设底座,所述格构柱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加设格构柱主体,所述加设格构柱主体包括支撑底盘,所述支撑底盘的四个拐角处通过螺栓与顶端回型框架进行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底盘四个拐角处的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定位套柱主体,所述定位套柱主体的顶部活动套接有升降套管,四个所述升降套管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同一个布线平台,所述升降套管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由正面朝向背面的套管定位孔,所述定位套柱主体的内部开设有多个由左侧朝向右侧的套柱定位孔,所述套柱定位孔与套管定位孔相互连通,所述套柱定位孔和套管定位孔的内部插接有同一个定位螺栓。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埋设底座包括埋设块,所述埋设块四个拐角处的顶端均开设有插槽,四个所述肢体架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插块,四个所述插块分别插接在四个插槽的内部,通过对插块和插槽的使用,有利于增加格构柱主体与埋设底座的连接稳固性。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插块的内部设置有多个连接螺栓,多个所述连接螺栓均与埋设块的顶部进行螺纹连接,通过利用螺栓将位于插槽内的插块与埋设块进行连接,操作方便,效率较高且稳定性较好。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位于正面的两个所述升降套管背面的底部和位于背面的两个升降套管正面的底部均开设有条形槽,通过对条形槽的使用,便于在调节套管定位孔与套柱定位孔的连通情况时,为第一肋条提供活动空间。
在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位于两侧的正面和背面两个升降套管之间均固定连接有多个第二肋条,多个所述第二肋条的两端插空分布在多个套管定位孔之间,通过对多个第二肋条的使用,有利于增加前后两个升降套管之间的结构强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569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碱玻璃纤维纱生产用自动卷取装置
- 下一篇:一种感烟感温探测器试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