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出风口调节结构及出风空调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55556.0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817920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30 |
发明(设计)人: | 陈小平;吴雪良;唐清生;林勇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联动万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3/10 | 分类号: | F24F13/10;F24F1/0011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肖宇扬 |
地址: | 510220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风口 调节 结构 空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出风口调节结构,其包括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设置有至少两个调节槽;限位板,其设置有至少两个限位槽;至少两个调节叶片,每个所述调节叶片设置有调节柱,每个所述调节柱的一端滑动连接于一个所述调节槽内且另一端滑动连接于一个所述限位槽内,以使所述调节板绕自身中心旋转时,使所述调节柱沿所述调节槽和所述限位槽内同步滑动,从而带动相应的所述调节叶片移动,用以打开或闭合出风口。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具有上述出风口调节结构的出风空调。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曲形叶片由于只有一端受力滑动,容易受力不均,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进而加剧曲形叶片自身的磨损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口调节结构及出风空调。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一些空调器采用圆形出风口结构,但出风口处不设置导风板,由于出风口处不具有遮蔽结构,外部灰尘容易进入室内机内部,影响空调出风气流的空气质量。为了解决灰尘容易进入室内机内部的问题,通常会在出风口处设置导向盘和多个曲形叶片,通过电机、齿轮和齿圈等驱动机构来直接带动曲形叶片,以使多个曲形叶片可沿导向盘的曲形导向槽聚拢或展开。
然而,由于曲形叶片只有一端与曲形导向槽滑动连接,在滑动的过程中,曲形叶片只有一端受力滑动,在滑动过程中,曲形叶片容易受力不均,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进而加剧曲形叶片自身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出风口调节结构及出风空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曲形叶片由于只有一端受力滑动,容易受力不均,产生较大的摩擦力,进而加剧曲形叶片自身的磨损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其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出风口调节结构,包括调节板,其设置有由所述调节板的中部向边缘延伸的至少两个调节槽;限位板,其设置有由所述限位板的中部向边缘延伸的至少两个限位槽;至少两个调节叶片,每个所述调节叶片设置有调节柱,每个所述调节柱的一端滑动连接于一个所述调节槽内且另一端滑动连接于一个所述限位槽内,以使所述调节叶片通过所述调节板的旋转,而在所述调节槽和所述限位槽内同步移动,用以打开或闭合出风口。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板和所述限位板之间形成容纳空间,用以容纳所述调节叶片。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调节叶片高低相错设置,以使相邻两个所述调节叶片在投影方向上至少部分重合。
进一步地,滑动连接于同一个所述调节柱的所述调节槽和所述限位槽之间存在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调节柱位于所述调节槽内的一端为圆柱端,且位于所述限位槽内的一端为T形滑块端。
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调节槽以调节板中心均布,至少两个所述限位槽以限位板中心均布。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槽位于所述限位板的径向方向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出风板,其用于设置在出风口内,且其边缘设置有至少一个贯通的出风通孔,通过所述调节叶片的移动,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出风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出风板贯穿设置有容纳通孔,所述容纳通孔内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内设置有电机,所述限位板连接于所述底盘上;
其中,所述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所述限位板并连接于所述调节板,用以驱动所述调节板旋转。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出风空调,包括空调本体以及上述的一种出风口调节结构;所述空调本体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调节结构设置于所述出风口内,用以打开或闭合所述出风口。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出风口调节结构及出风空调,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联动万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联动万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555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风向校正结构的空调
- 下一篇:具有可调节下风口结构的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