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钢制油气管道内部清洁处理的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53357.6 | 申请日: | 2022-0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69546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2 |
发明(设计)人: | 周吉祥;刘剑;王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特检深燃安全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G01D11/00;G01D1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黄***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钢制 油气 管道 内部 清洁 处理 检测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管道内检测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用于钢制油气管道内部清洁处理的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右端通过万向轴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通过定轴承连接有转盘。该用于钢制油气管道内部清洁处理的检测装置,通过主体、万新概念广州、刮板、固定盒、定轴承、转盘、涡旋线条块、支杆、限位块、从齿轮、传动齿轮、主齿轮、转动电机、连轴、固定架、第一传导齿轮、转管、传动轴、滚轮、方形杆、转杆、第二传动齿轮、轮齿和微型电机之间的相互配合,达到了便于辅助检测器爬升的效果,解决了当油气管道高差较大时,检测器爬升力不足,难以顺利通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管道内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钢制油气管道内部清洁处理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管道内检测是指利用管输介质驱动检测器在管道内运行,实时检测和记录管道的变形和腐蚀等损伤情况,并准确定位的作业,油气管道大多埋地敷设,通过管道内检测可事先发现各种缺陷和损伤,了解各管段的危险程度,可预防和有效减少事故并节约管道维修资金,是保证管道安全的重要措施。
管道内检测器具体可分为管道变形检测器和管道漏磁内检测器,其中管道漏磁内检测器为主要监测器,可以对管道的整体情况进行详细监测,但不论是哪一种检测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管道某一处存在较大高差时,管道内检测器便极有可能会因爬升力不足而难以顺利通过,所以需要设计一种便于辅助爬升的管道内检测器,以满足相应的检测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钢制油气管道内部清洁处理的检测装置,具备便于辅助检测器爬升的优点,解决了当油气管道高差较大时,检测器爬升力不足,难以顺利通过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钢制油气管道内部清洁处理的检测装置,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右端通过万向轴连接有刮板,所述刮板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盒,所述固定盒通过定轴承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右侧设置有涡旋线条块,所述转盘的左侧设置有轮齿,所述固定盒的侧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的内部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左侧开设有限制槽,所述涡旋线条块与限制槽的内部活动卡接,所述固定盒通过转轴连接有从齿轮和传动齿轮,所述从齿轮与轮齿啮合,所述固定盒通过安装板连接有微型电机,所述微型电机转动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主齿轮,所述主齿轮与传动齿轮啮合。
所述支杆的内部开设有空槽,所述空槽通过固定轴承连接有转管,所述转管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从动齿轮,所述支杆通过传动轴连接有滚轮,所述传动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从齿轮,所述第一从齿轮与第二从齿轮啮合,所述转管通过方形杆连接有转杆,所述固定盒右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转杆通过限制轴承与固定架连接,所述转杆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二传导齿轮,所述固定盒左侧的内壁设置有转动电机,所述固定盒右侧内壁设置有连轴,所述连轴的侧表面固定套接有第一传导齿轮,所述第一传导齿轮与第二传导齿轮啮合。
优选的,所述固定盒为圆柱形盒体,所述固定盒的内壁开设有环形槽,所述定轴承外圈的侧表面与环形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转盘的侧表面与定轴承内圈的内壁固定连接,从而使得转盘与固定盒之间只能发生相对转动,转盘在转动的同时不会与固定盒分离。
优选的,所述通槽的内壁设置有限位块,所述支杆的侧表面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位于限位槽的内部,限位块配合限位槽一同起到了限制支杆移动范围的作用,使支杆无法与固定盒分离。
优选的,所述转管的内部开设有方形槽,所述方形杆位于方形槽的内部,在方形杆和方形槽的共同作用下,使得转管与转杆之间在发生相对移动的同时又不会相对转动。
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设置有定位轴承,所述转杆的侧表面与定位轴承内圈的内壁固定连接,当转盘转动后,转管与方型杆之间被迫发生移动,而方形杆在转杆和定位轴承的共同作用下只能在原位进行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特检深燃安全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特检深燃安全技术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市燃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533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