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工厂车间新风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50057.2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831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6 |
发明(设计)人: | 陆逸远;李毅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陆逸远;李毅杰 |
主分类号: | F24F7/003 | 分类号: | F24F7/003;F24F7/007;F24F8/108;F24F11/89;F24F11/52;F24F13/28;F24F13/02;F24F110/64;F24F120/10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文雯 |
地址: | 225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工厂 车间 新风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厂车间新风系统,工厂车间新风系统,包括吹风系统;一排风系统设有用于将车间内漂浮物送风的净化风排出口,车间内设有逆流装置,用于防止漂浮物回位于车间内;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由空气粉尘颗粒传感器和空气粉尘质量指示机构组成;检测控制系统由适配器、光耦继电器、控制主板、降压模块和接线端子排,通过间隔部将检测控制系统划分为调配隔间和调度隔间,所述光耦继电器和控制主板并排设置于调度隔间内,通过车间内吹风系统,通过车间内排风系统,将漂浮的灰尘、粉尘排出车间内,且设置了逆流装置,防止室外的灰尘、粉尘回到车间内,采用车间内空气质量监测系统和人体检测系统,进行车间内自清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气净化领域,具体涉及工厂车间新风系统。
背景技术
工厂车间内因长时间得不到彻底清理,造成车间内灰尘、粉尘粉末堆积,形成车间内空气污染,对机器本身和车间内人员造成伤害,如粉尘影响车间内机器,呼吸道感染等,一般清洁车间内采用扫把将地面进行清扫,清扫之后用毛巾擦拭机器,这个全采用的都是人工手动清洁,一般都不会打扫的很干净,车间内地面上和机器上的角落灰尘是聚集较多的,在清洁的时候都不会去打扫到,甚至有些工厂基本上都不进行打扫,灰尘日积月累就越来越多。
现有技术中申请号:CN201920486080.4 一种工厂车间移动式新风系统。该系统包括引风系统、空气净化储存系统、布气系统和呼吸终端,其中引风系统、空气净化储存系统、布气系统、呼吸终端依次连接;所述引风系统包括喇叭口、引风管和引风机,其中引风管一端连接喇叭口,另一端连接引风机,引风管上安装有阀门;所述空气净化储存系统包括空气净化器和空气储存罐,其中空气净化器与空气储存罐通过管道连接;连接引风机与空气净化器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所述布气系统包括布气主管、布气支管和软管,其中布气主管、布气支管、软管依次连接;连接空气储存罐和布气主管的管道上安装有阀门,其只能解决输送空气供给问题,但对于灰尘和废气排出不彻底,达不到车间内彻底清洁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解决工厂车间内因长时间得不到彻底清理,造成车间内灰尘、粉尘粉末堆积,形成车间内空气污染,对机器本身和车间内人员造成伤害,能将车间内积累的粉尘等扬起,然后排出车间内,达到净化车间内空气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工厂车间新风系统,包括:
一吹风系统;用于将车间内沉积的灰尘、粉尘扬起,使其漂浮在车间内;一排风系统;设有用于将车间内漂浮物送风的净化风排出口,所述净化风排出口设置于车间屋顶位置,车间内设有逆流装置,用于防止漂浮物回位于车间内;一空气质量检测系统和人体检测系统,空气质量检测系统由空气粉尘颗粒传感器和空气粉尘质量指示机构组成,所述空气粉尘颗粒传感器均匀排布于车间侧墙壁上,所述空气粉尘质量指示机构均匀安装于车间另一侧壁上,所述空气粉尘颗粒传感器和空气粉尘质量指示机构通过控制机构相连接;一检测控制系统,用于调配和调度排风或空气检测,检测控制系统由适配器、光耦继电器、控制主板、降压模块和接线端子排,所述适配器接近于车间墙壁侧端,所述接线端子排与适配器并列排布设置,所述降压模块设置于接线端子排一端,所述接线端子排与适配器一侧设有间隔部,通过间隔部将检测控制系统划分为调配隔间和调度隔间,所述光耦继电器和控制主板并排设置于调度隔间内。
一人体红外线系统,用于检测人体是否在场做出判断,人体红外线系统由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和人体红外感应器指示器,所述人体红外感应传感器设置于车间侧壁上端,所述人体红外感应器指示器与空气粉尘质量指示机构并列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净化风排出口垂直向下设置,净化风排出口分别设置于车间屋顶及车间入门处。所述排风系统上设有过滤筛网,过滤筛网包裹于排风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间屋顶设置为活动式结构,集中排风口设置于车间屋顶或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陆逸远;李毅杰,未经陆逸远;李毅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500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工地用建筑垃圾处理装置
- 下一篇:轻量化高压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