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43727.8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6789597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21 |
发明(设计)人: | 孙艳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艳平 |
主分类号: | F16L55/11 | 分类号: | F16L55/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41 山东省青岛市李沧区晋***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市政 管线 雨水 回收 利用 封堵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底盘、弹性座、橡胶圈;所述装置本体设置在管道内;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中心上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底盘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盘的上侧设置有弹性座,且弹性座与支撑杆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弹性座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弹性座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弹性座的上侧设置有顶盘,且顶盘与支撑杆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对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密封效果好,便于拆卸,在水平管道及垂直管道上均适用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现有装置出现的问题和不足。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管线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
背景技术
排水管道是城市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排水管道建设施工的最后一道工序都要进行封堵试验,经常遇到管道两端需要封堵,之后又要拆除的作法。目前常用的封堵方法有用圆木板堵住,但是这种方法不仅费工、费材、费材,而且很难将水堵死。也有用气囊充气堵塞,在水压的作用下气囊与管壁会产生磨擦,容易使气囊破裂,而且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水平管道,不适用于垂直管道,不能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
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旨在通过该技术,达到解决问题与提高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底盘、弹性座、橡胶圈、顶盘、手轮、支撑杆、管道;所述装置本体设置在管道内;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设置有底盘;所述底盘的中心上部设置有支撑杆,且支撑杆与底盘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底盘的上侧设置有弹性座,且弹性座与支撑杆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弹性座的外侧设置有橡胶圈,且橡胶圈与弹性座通过套合方式相连接;所述弹性座的上侧设置有顶盘,且顶盘与支撑杆通过贯穿方式相连接;所述顶盘的上侧设置有手轮,且手轮与支撑杆通过螺纹方式相连接。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所述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外螺纹与手轮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所述弹性座的外形特征呈中空鼓状结构,且弹性座的中心设置有圆形通孔,并且所述圆形通孔与支撑杆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所述橡胶圈的内壁与弹性座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所述顶盘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栓孔,且顶盘与管道通过螺栓相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通过弹性座的外形特征呈中空鼓状结构,且弹性座的中心设置有圆形通孔,并且所述圆形通孔与支撑杆相配合,通过弹性座的变形,使橡胶圈起到密封作用。
2、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通过支撑杆的上部设置有外螺纹,且所述外螺纹与手轮相配合,便于调节底盘与顶盘之间的距离,使弹性座发生变形。
3、本实用新型一种市政管线雨水回收利用管线封堵装置通过顶盘的外壁上设置有螺栓孔,且顶盘与管道通过螺栓相连接,便于将装置本体固定在管道的内部上,在水平管道及垂直管道上均适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艳平,未经孙艳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437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