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43223.6 | 申请日: | 2022-01-10 |
公开(公告)号: | CN217118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竺向佳;隗菱;何雯雯;卢奕 | 申请(专利权)人: | 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9/007 | 分类号: | A61F9/007;A61F2/16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灌注 人工 晶状体 调位钩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所述的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包括中空手柄;所述的中控手柄后端为可接灌注软管的入水槽,前端接有中空连接杆;所述的中空连接杆前端还连接有灌注头;所述的灌注头全包括灌注头段和调位头段;所述的灌注头段最远端的两侧各有出水口;所述的调位头段下部连接有球形调位钩。其优点表现在:设计简单,制备、使用方便,尤其适合吸除粘弹剂后发生的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再旋转,可有效维持前房稳定,避免器械反复进出眼内,减轻眼部组织的手术创伤和感染的风险,减少手术时间,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患者手术体验,因此本发明应用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适用于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后自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
背景技术
白内障超声乳化伴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需要保证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散光轴调整到与计划的散光轴位对齐。然而,有时在术毕吸除残余粘弹剂、或切口水密后,可能会出现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再次旋转,会显著影响其术后散光矫正效果,导致术后视力不佳。此时,为保证手术疗效,避免二次手术,手术医生需要进行重新调位,具体步骤包括:
1)再次从主切口注入粘弹剂,保护角膜内皮并维持前房稳定;
2)用常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调整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的轴位;
3)I/A吸除残留粘弹剂;
4)水密主切口。
对于散光矫正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来说,保证人工晶状体轴位处于规划的位置是最重要的步骤,如果人工晶状体轴位不准确,将造成患者术后视力不佳、满意度下降。而目前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对于吸除粘弹剂后发生的人工晶状体再旋转,需要重新注入粘弹剂、再调位及吸除残留粘弹剂等重复步骤,既耗时,又增加了器械进出眼内的次数,容易增加对眼部组织的手术创伤和感染风险。
中国专利文献:CN202021758655.2,申请日2020.08.21,专利名称为:一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调位器械。公开了一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调位器械,包括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调位器,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调位器包括手柄,手柄前端设有调位钩,调位钩包括与手柄相连的连接端,连接端的前部设有调节端,调节端与连接端间形成夹角。
上述专利文献CN202021758655.2中的一种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调位器械,通过将调节端的与连接端相连的部分设置为直杆以及在直杆端部设置调位部,调位部为上半表面为平面,下半表面为向内凹陷的曲面,更有利于通过 0.2mm微小切口进入前房调整有晶状体眼人工晶状体的位置,操作过程中调位便捷,在调位部的底部设有颗粒凸起,颗粒凸起自半球形的调位部的下半球一直延伸至调位部的下半表面上,也增大了调位器与人工晶状体的接触力。但是关于一种在粘弹剂吸除后,既不需要重新注入粘弹剂,又能维持前房稳定,简化操作的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目前市面上并没有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在粘弹剂吸除后,既不需要重新注入粘弹剂,又能维持前房稳定,简化操作的一种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粘弹剂吸除后,既不需要重新注入粘弹剂,又能维持前房稳定,简化操作的一种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所述的带灌注的人工晶状体调位钩包括中空手柄;所述的中空手柄后端为可接灌注软管的入水槽,前端接有中空连接杆;所述的中空连接杆前端还连接有灌注头;所述的灌注头全包括灌注头段和调位头段;所述的灌注头段最远端的两侧各有出水口;所述的调位头段下部连接有球形调位钩。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灌注头与中空连接杆之间成145°角。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未经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432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