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31212.6 | 申请日: | 2022-0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68632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01 |
发明(设计)人: | 曹自潭;曹自波;任东风;李波;徐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54/553 | 分类号: | B65H54/553;B65H54/44;B65H54/70;B08B1/02 |
代理公司: | 襄阳中天信诚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8 | 代理人: | 刘婷 |
地址: | 441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力 施工 牵引 装置 | ||
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有收卷装置、定位装置、线缆清理装置及驱动组件;收卷装置包括对称立在底板上的两个竖板、及收卷辊,收卷辊两端部可枢转的连接在两个竖板上端部之间;定位装置设在收卷辊一侧的下方;定位装置包括可竖直升降的卡板,卡板的上表面内凹成与收卷辊配合的弧面;线缆清理装置设在收卷辊的前侧,所述线缆清理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可竖直升降的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相对面内凹成与线缆配合的圆弧面;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卡板和第二限位板动作。本装置可在电缆收卷完成后对收卷辊进行定位,避免收卷辊随意转动出现电缆散乱的情况,保证电缆收卷过程顺利稳定进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力施工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在进行电力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电缆,因此电缆的收放过程在电力施工过程需要经常操作,多是使用收卷装置来对电缆进行收卷缠绕,但是在现有收卷装置中的收卷辊多是不具备定位功能,可能出现电缆收卷过程中反向转动或随意晃动的情况,影响电缆的顺利收卷,同时电缆收卷过程会与地面存在摩擦现象,电缆表面可能存在部分杂物或灰尘,长时间积留在收卷的电缆中可能出现腐蚀电缆的情况,因此需要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从而提供了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实现收卷辊的自动定位,收卷辊的定位状态更为稳定,并且可以对线缆进行清洁。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力施工牵引装置,包括底板,在所述底板上有收卷装置、定位装置、线缆清理装置及驱动组件;
所述收卷装置包括对称立在底板上的两个竖板、及收卷辊,所述收卷辊两端部可枢转的连接在两个竖板上端部之间;
所述定位装置设在收卷辊一侧的下方,定位装置用于防止收卷辊晃动或反转;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可竖直升降的卡板,卡板的上表面内凹成与收卷辊配合的弧面;
所述线缆清理装置设在收卷辊的前侧,所述线缆清理装置用于在收卷前对线缆表面进行清理,所述线缆清理装置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可竖直升降的第二限位板,第一限位板、第二限位板相对面内凹成与线缆配合的圆弧面;
所述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卡板和第二限位板动作。
两个所述竖板上端部的通孔内分别卡接有一个轴承,两个轴承的内壁均套接有一个转轴,两个转轴的相对端分别与收卷辊的两端固定连接。
其中一个转轴的一端伸出竖板后装有把手。
所述第一限位板固定在支撑框的下表面,支撑框的两端部竖直向下折弯后支撑在放置板的上表面,放置板与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用于驱动卡板竖直升降的升降装置一及用于驱动第一限位板竖直升降的升降装置二;所述升降装置一、升降装置二均为气缸、电动缸或液压缸。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相互联动的活塞组件一、活塞组件二及活塞组件三,三个活塞组件均由活塞筒和设置在活塞筒内的活塞杆组成。
所述活塞组件一的第一活塞筒有杆腔经第一气管与活塞组件二的第二活塞筒无杆腔连通,活塞组件三的第三活塞筒无杆腔也与活塞组件二的第二活塞筒无杆腔连通。
第一活塞筒的下表面与固定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固定板的右侧面与竖板的左侧面固定连接,卡板的下表面与第一活塞筒内的活塞杆顶端固定连接;第三活塞筒的下表面与放置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第三活塞筒内的活塞杆顶端与第二限位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第二活塞筒内的活塞杆顶端与压板的下表面一端固定连接,压板下表面的另一端与弹簧的顶端固定连接,弹簧的底端与底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限位板与第二限位板的相对面均设置有清理海绵,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收纳箱的下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未经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襄阳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312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