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岸净化水质水生植物种植器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10270.0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724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10 |
发明(设计)人: | 郑稳;栗荣鑫;张红敏;余雄;张小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 |
代理公司: | 郑州知劲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93 | 代理人: | 韩松 |
地址: | 45000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岸 净化 水质 水生植物 种植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河岸净化水质水生植物种植器,包括种植箱体和防浪板,所述防浪板的横截面为星状,设有四个弧形的注水口;所述防浪板通过支撑杆与所述种植箱体的一侧面上部转动连接。有益效果在于:该水生植物种植器能够有效的防止水浪对河岸的冲击,使河岸更加稳固。并且能够达到对内部水源净化的效率,减少外部水源对湖体的污染。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源净化环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河岸净化水质水生植物种植器。
背景技术
河水或者湖水综合治理生态绿化工程中,为防止外部水源对湖体的污染,需要利用水生植物对外部水源进行过滤,减少外部水源对湖体的污染,并且需要减少水浪对河岸的侵袭。但是目前的水生植物在河岸便或者湖岸边为直接种植,尽管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仍然避免不了水浪对植物的冲击,而且水生植物成活率低。因此,我们设计一种河岸净化水质水生植物种植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河岸净化水质水生植物种植器。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河岸净化水质水生植物种植器,包括种植箱体和防浪板,所述防浪板的横截面为星状,设有四个弧形的注水口;所述防浪板通过支撑杆与所述种植箱体的一侧面上部转动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防浪板中部设有贯穿孔,所述支撑杆穿过贯穿孔并弯折延伸与所述种植箱体边缘的连接孔连接;
所述贯穿孔中心设有轴承,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轴承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轴承中心与所述种植箱体之间的距离为450mm。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箱体为方形框架结构,方形框架的底部设有底板,四个侧面分别采用网面。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箱体的长宽高为1200x1200x1200mm,厚度为5mm,边缘宽度为50mm,网面尺寸为1000x1000mm,孔径≤8mm。
作为优选,所述种植箱体内由下向上依次填充500mm厚粒径为8-14mm的活性炭层,400mm厚粒径10-12mm的碎石层,300mm厚的粒径30-50mm的卵石层;
且分别在填充至1/3、2/3处放入2-3个橡胶包铁连接件,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种植箱体。
作为优选,所述网面采用具有高耐磨有机涂层的低碳钢丝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防浪板转动的最高位置高于种植箱体的高度。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种植箱体在河边或者湖边安装好后,水浪冲击所述防浪板,防浪板开始转动,有效化解水浪对水生植物形成的冲击,冬季时可以通过防浪板的转动使局部形成活水,放置水体冻结,增加水生植物的成活率。防浪板通过旋转会增加水体的含氧量,水底质表层含氧量增加,好氧微生物活动趋强,通过微生物的代谢过程促进底泥有机污染物的降解,逐步形成无机化底质覆盖层,阻断内源污染,达到内部水源净化的效果。经暴雨冲刷从堤坝流入户内的泥水经过种植箱内部的砂石及活性炭的过滤会对外部排水进行初步的过滤作用,减少外部水源对湖体的污染。由于石笼将砂石束缚形成整体,通过自重和防浪板的作用可以使河岸更加稳固,减少水浪对河岸的侵袭,防止水土流失。
有益效果在于:该水生植物种植器能够有效的防止水浪对河岸的冲击,使河岸更加稳固。并且能够达到对内部水源净化的效率,减少外部水源对湖体的污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中国水利水电第十一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102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