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刚性接触网放线快速起锚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9576.4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424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蔡立刚;侯杰;蒋伟林;刘开峰;王超;杜斌;韩青;张翰菲;杨之岭;张灵学;陈涛;沈泽伦;史晓晨;曹子奇;卢梅俊;邱昌阳;周晨晖;唐裴;李家腾;沈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M1/28 | 分类号: | B60M1/28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马德龙 |
地址: | 21510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接触 放线 快速 起锚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刚性接触网放线技术领域,具体为刚性接触网放线快速起锚辅助装置,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相对设置,之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相对放置并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架之间的上端两侧,且相对的滚动轴承之间距离可调节;两个支架之间中上侧转动设置有限位滑轮,所述限位滑轮位于滚动轴承的下侧;在两个支架之间的左下侧设置有导向组件。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等优点,为接触网弓网故障快速处置提供了快捷通道;刚性接触网放线快速起锚辅助装置通过提升人员更换效率,快速处置刚性接触网弓网故障,使设备满足行车运行要求,实现抢修作业“先通后复”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刚性接触网放线技术领域,具体为刚性接触网放线快速起锚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刚性接触网是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刚性接触网是由架空刚性汇流排、接触线、支持定位装置、绝缘部件及架空部件组成,是一种全新形式的接触网。与传统的柔性接触网相比,刚性接触网具有结构简单、接触线无张力及运行检修简单等特点,大多应用于地下隧道内。刚性汇流排因夹持力的原因放线时需使用专用放线小车进行放线。
在处理刚性接触网弓网故障时,需在接触网更换,现单独小车放线过程繁琐,需人员极其熟练,一旦失误或配合不良,严重影响抢修效率,拉长抢修时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刚性接触网放线快速起锚辅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单独小车放线过程繁琐,需人员极其熟练,一旦失误或配合不良,严重影响抢修效率,拉长抢修时间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刚性接触网放线快速起锚辅助装置,包括:
两个支架,两个支架相对设置,之间通过支柱固定连接;
滚动轴承,所述滚动轴承相对放置并转动安装在两个支架之间的上端两侧,且相对的滚动轴承之间距离可调节;
两个支架之间中上侧转动设置有限位滑轮,所述限位滑轮位于滚动轴承的下侧;
在两个支架之间的左下侧设置有导向组件。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材质为45#钢,且支架的横向长度为400mm。
优选的,所述支架的上端螺纹连接有调节轴,调节轴的一端延伸至两个支架之间并与对应的滚动轴承连接。
优选的,所述调节轴背离滚动轴承的一端设置有六角螺帽。
优选的,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架之间的矩形框,所述矩形框为中空状,在矩形框内侧上下并列转动安装有两个导线滑轮,两个导线滑轮之间形成导线夹持部。
优选的,所述导线滑轮的外壁呈圆周方向的内凹状,导线夹持部位于两个导线滑轮的内凹处之间。
优选的,相对的两个滚动轴承之间最小内间距为71mm,最大内间距9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具有重量轻、结构简单、操作便捷等优点,为接触网弓网故障快速处置提供了快捷通道;
2)刚性接触网放线快速起锚辅助装置通过提升人员更换效率,快速处置刚性接触网弓网故障,使设备满足行车运行要求,实现抢修作业“先通后复”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安装在汇流排上和对导线支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支柱、3调节轴、4滚动轴承、5限位滑轮、6矩形框、7导线滑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未经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957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拆卸的硬盘盒
- 下一篇:一种压力可变的镇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