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半自动稻穗脱离机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8829.6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336511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02 |
发明(设计)人: | 李树生;蒯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树生 |
主分类号: | A01F7/04 | 分类号: | A01F7/04;A01F12/20;A01F12/10;A01F12/44 |
代理公司: | 重庆信必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86 | 代理人: | 李小伟 |
地址: | 550001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半自动 稻穗 脱离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半自动稻穗脱离机,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第一安装箱,第一安装箱内部设有通过第一传动带相互连接的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并且设第一电机与第一主动链轮连接,第一传动带上设若干横截面为U型的弧形槽,弧形槽的两侧均设开口,第一安装箱的内部设有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的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三从动链轮,并且设有第二电机与第二主动链轮连接,第二传动带上设有与弧形槽配合的弹簧夹,弹簧夹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传动带连接,弹簧夹设有两个可分别与弧形槽的开口卡接的卡爪,第一安装箱还设有脱粒机构。本装置结构合理,能对稻穗的位置进行自动固定,节省劳动力,增强脱粒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业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半自动稻穗脱离机。
背景技术
农业机械化指农业从使用手工工具、畜力农具转变为普遍使用机器,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使用机器是现代农业的一个基本特征,对于利用资源、抗御自然灾害、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促进农业集约经营、增加单产与总产、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降低农产品成本,以及对于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和缩小工农差别,都有着重大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使得农业现代化的机械得到更好的发展前景,现在人们在收割水稻的时候可以用到稻穗脱粒机将水稻上的稻穗实现脱粒的作用,但是目前的稻穗脱粒机在使用时无法对稻穗进行自动固定,需要操作人员手持固定,导致脱粒的效率降低。对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半自动稻穗脱离机,可以对稻穗的位置进行自动固定,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意在提供一种小型半自动稻穗脱离机,可以对稻穗的位置进行自动固定,节省劳动力、提高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型半自动稻穗脱离机,包括操作台,操作台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四个支撑柱,操作台的上端固定设有第一安装箱,第一安装箱的横截面为L型,在第一安装箱内部下方从左到右依次设有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均通过支杆与操作台连接,第一从动链轮、第一主动链轮和第二从动链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相互连接,第一安装箱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自由端穿过支杆,与第一主动链轮同轴心固定连接,第一安装箱上固定连接有传送桌面,传送桌面位于第一传动带的左端,且与第一传动带的高度相同,第一传动带上间隔均匀的设有若干个弧形槽,弧形槽通过第一弹簧与第一传动带固定连接,弧形槽的横截面为U型,在其左右两侧均设有开口,位于其左侧的开口与外界连通,第一安装箱的内部上方通过支杆设有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三从动链轮,第一安装箱的内壁固定安装有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自由端穿过支杆,与第二主动链轮同轴心固定连接,第二主动链轮和第三从动链轮通过第二传动带连接,第二传动带上设有若干与弧形槽相配合的弹簧夹,弹簧夹通过第二弹簧与第二传动带固定连接,弹簧夹设有两个相互铰接的爪夹,爪夹可分别与弧形槽的两个开口卡接,第一安装箱在与传送桌面对应的位置设有供稻穗进入的进口,以及在于第一传动带右端对应的位置设有以供稻穗离开的出口,第一安装箱的内部还设有脱粒机构。
本技术方案的原理:利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传动带转动,第一传动带在转动的同时会带动弧形槽转动,使弧形槽上放置的稻穗随之右移,同时第二电机会带动第二传送带转动,进而带动弹簧夹的位置发生移动,当弹簧夹和弧形槽移动到上下对应的位置时,弹簧夹的两个爪夹与弧形槽的两个开口卡接,因为弧形槽的其中一个开口是封闭的,则可以避免卡接不稳定,进而对稻穗的位置进行固定。
优选地,脱粒机构包括脱粒滚筒和收集箱,脱粒滚筒有两个,均通过转轴与第一安装箱转动连接,脱粒滚筒位于第一传动带的下方,操作台在与脱粒滚筒对应的位置开设有通孔,该通孔处固定安装有收集箱,收集箱设置在操作台的下端。
通过上述装置,设置两个相互配合的脱粒滚轮,脱粒滚轮在下落的稻穗带动下能发生转动,使得稻穗与脱粒滚轮的接触面积更大,脱粒更干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树生,未经李树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882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砖厂用除尘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行李安检托盘及CT安检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