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芯单元及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7958.3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092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19 |
发明(设计)人: | 徐鑫;郭苗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0587 | 分类号: | 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北京隆源天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73 | 代理人: | 路贺贺 |
地址: | 410199 湖南省长沙市中国(湖南)自由***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单元 电池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单元及电池,涉及能源设备技术领域,电芯单元包括第一隔膜、第二隔膜、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相互对应间隔设置且分别为具有多个直线段的多边形卷绕式结构,第一隔膜中于至少两个方向上的直线段分别设置有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设置于第一隔膜的直线段的相背两侧。通过在至少两个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的第一隔膜的直线段设置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既具有叠片式电芯单元的高性能,隔膜卷绕的方式又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并且卷绕后的第一隔膜至少两个方向的直线段布置有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电芯单元的能量密度也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能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芯单元及电池。
背景技术
现有锂离子电池的电芯单元一般为卷绕式结构或者叠片式结构,卷绕式结构优点在于生产的效率高,工序简单易控制,但是卷绕式的电芯单元在循环卷绕过程中常由于各个位置张力不一致而引起形变,导致其一致性差,甚至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叠片式的电芯单元虽然能够在电池性能上相比于卷绕式得到大幅的提升,但是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特别是在单个极片依次堆叠阶段,耗时较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中的至少一个方面。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芯单元,包括第一隔膜、第二隔膜、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所述第一隔膜和所述第二隔膜相互对应间隔设置分别为具有多个直线段的多边形卷绕式结构,所述第一隔膜中于至少两个不同方向上的所述直线段分别设置有所述正极片单元和所述负极片单元,所述正极片单元和所述负极片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隔膜的所述直线段的相背两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电芯单元,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但不局限于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都为具有多个直线段的多边形卷绕结构,比如是四边形卷绕式结构,而不是传统的圆形卷绕结构,也就是说卷绕后的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分别是由多个直线段组成的,可以在第一隔膜至少两个不同方向上的直线段处设置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比如左右方向(第一方向)上的部分甚至全部直线段处设置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前后方向(第二方向)上的部分甚至全部直线段处设置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在左右方向依次层叠交替分布的多个正极片单元和多个负极片单元通过第一隔膜以及第二隔膜隔离,在前后方向依次层叠交替分布的多个正极片单元和多个负极片单元通过第一隔膜以及第二隔膜隔离,可以事先将各正极片单元和各负极片单元固定在卷饶前的第一隔膜的相背两侧,之后再使第一隔膜和第二隔膜叠放在一起完成多边形的卷饶,既具有叠片式电芯单元的高性能,隔膜卷绕的方式又具有较高的生产效率,并且卷绕后的第一隔膜至少两个方向的直线段布置有正极片单元和负极片单元,电芯单元的能量密度也较高。
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隔膜由内向外的展开方向上,多个所述正极片单元不等间距布置,多个所述负极片单元不等间距布置,且所述正极片单元和所述负极片单元的尺寸一致。
进一步地,于所述第一隔膜由内向外的展开方向上,多个所述正极片单元的长度依次增大,且多个所述正极片单元等间距布置,多个所述负极片单元的长度依次增大,且多个所述负极片单元等间距布置,所述正极片单元与对应所述负极片单元尺寸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多边形卷绕式结构为四边形卷绕式结构,所述第一隔膜中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上的所述直线段分别设置有所述正极片单元和所述负极片单元,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地,电芯单元还包括正极片空箔区和负极片空箔区,多个所述正极片空箔区和多个所述正极片单元依次交替连接,以形成一体式正极片,多个所述负极片空箔区和多个所述负极片单元依次交替连接,以形成一体式负极片;
所述一体式正极片、所述第一隔膜、所述一体式负极片和所述第二隔膜依次叠放后卷绕为分别具有多个直线段的多边形卷绕式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正极片单元和所述负极片单元通过粘性胶与所述第一隔膜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未经三一技术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795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太阳能光伏发电景观走廊
- 下一篇:一种高压混动塑料燃油箱油泵口补强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