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林木保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6315.7 | 申请日: | 2022-0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662689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31 |
发明(设计)人: | 陈利星;冯博杰;沈爱华;王宗星;王坚娅;柯志军;陈春棠;刘灿;朱巍巍;泮佳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仙居县林业学会 |
主分类号: | A01G17/14 | 分类号: | A01G17/14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陆永强 |
地址: | 317309 浙江省台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携式 林木 保护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林木保护装置,涉及林木保护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环四个,所述固定环四个两端均设有第一通孔,插杆贯穿两个固定环外侧第一通孔,插杆贯穿第一通孔另一侧设有栓孔,栓孔垂直阵列设置于插杆内部,栓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栓,插栓于顶部滑动连接于栓孔内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环、第一通孔、插杆、栓孔、插栓、固定杆等结构,将树木进行固定,且通过调节插栓插入不同的栓孔内控制固定环形成的大小便于适用树木的生长;通过第一收集槽、第二收集槽,便于将其余结构进行折叠,便于对装置进行批量运输或个人携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木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林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林木保护是指预防和消除森林的各种破坏和灾害的措施,保证树木健康生长,避免或减少森林资源损失的重要措施,林木保护是营林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目前,林木在刚栽种的时候由于根系不能牢固的抓紧地面,需要通过支撑架对其进行固定,避免倾倒,在冬季栽种时还需要用草绳对树干底部进行捆扎保暖,现有的固定装置都是通过一组支撑杆支撑并用绳索绑紧,捆扎费时费力,同时不易调整各支撑杆的平衡,导致支撑架松散,不能很好的起到固定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携式林木保护装置,解决了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便携式林木保护装置,包括固定环四个,所述固定环四个两端均设有第一通孔,插杆贯穿两个所述固定环外侧第一通孔,所述插杆贯穿所述第一通孔另一侧设有栓孔,所述栓孔垂直阵列设置于所述插杆内部,所述栓孔内部滑动连接有插栓,所述插栓于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栓孔内表面。
优选的,所述插栓顶部设有弯头。
优选的,所述固定环外表面中部均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环外表面,所述固定块外表面套设有第一支撑杆一端,所述固定块和第一支撑杆内部均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部设有第一限位柱,所述第一限位柱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二通孔。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另一端内部套设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第一支撑杆连接端共同设有第三通孔,所述第三通孔内部设有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限位柱两端于所述第一支撑杆外侧设有铁丝孔,所述铁丝孔内贯穿有铁丝,所述铁丝缠绕于所述第二限位柱外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杆内部靠近底部处设有第一收集槽,所述第一收集槽套设于所述第二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第二支撑杆另一端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内部靠近固定杆处设有第二收集槽,所述第二收集槽套设于所述固定杆,所述第二支撑杆和固定杆连接处设有半通孔,所述半通孔内部套设有转动柱,所述转动柱转动连接于所述半通孔内表面,所述转动柱外表面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固定环、第一通孔、插杆、栓孔、插栓、固定杆等结构,将树木进行固定,且通过调节插栓插入不同的栓孔内控制固定环形成的大小便于适用树木的生长。
2、通过第一收集槽、第二收集槽,便于将其余结构进行折叠,便于对装置进行批量运输或个人携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1中A处结构展示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部分结构内部展示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仙居县林业学会,未经仙居县林业学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631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滑轨装配式环保阻燃防水饰面柜
- 下一篇:换电装置及其行走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