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水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6234.7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5167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30 |
发明(设计)人: | 胡小明;罗步升;廖坡;刘灏;田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东江环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0 | 分类号: | C02F3/10 |
代理公司: | 广州智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649 | 代理人: | 汤凤婷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邵阳市***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水处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包括具有腔体的箱体,箱体中设置有隔板以将腔体分隔为第一处理腔以及第二处理腔,第一处理腔的顶部与进水管连通,第二处理腔的顶部与出水管连通,第一处理腔的底部与第二处理腔的底部相连通,第一处理腔内设置有第一横向填料架,第二处理腔内设置有第二横向填料架,第一横向填料架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和浮材,第二横向填料架内设置有第二填料,浮材为竹枝、竹筒和渔网进行缠绕连接而形成的交联结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水处理装置能够有效将污水搅动,改变污水中悬浮物的形态来提高废水处理效率,且相较于现有的废水处理装置更为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废水处理的流程中,首先需要对废水进行收集,然后将收集的废水进行排放处理,然而在废水收集时,废水内的污水处于静止状态,导致废水内的悬浮物难以一起排放进行处理,从而降低了废水的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旨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具有腔体的箱体,所述箱体中设置有隔板以将所述腔体分隔为第一处理腔以及第二处理腔,所述第一处理腔的顶部与进水管连通,所述第二处理腔的顶部与出水管连通,所述第一处理腔的底部与所述第二处理腔的底部相连通,所述第一处理腔内设置有第一横向填料架,所述第二处理腔内设置有第二横向填料架,所述第一横向填料架内设置有第一填料和浮材,所述第二横向填料架为蜂窝支架,所述第二横向填料架内设置有第二填料,所述浮材为竹枝、竹筒和渔网进行缠绕连接而形成的交联结构。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箱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封闭所述腔体的顶盖,所述顶盖上设置有盖板。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处理腔和所述第二处理腔之间通过排水管连通以将所述第一处理腔底部的液体导入至第二处理腔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腔的底部设置有曝气装置,所述第二横向填料架设置在所述曝气装置上方,所述曝气装置的曝气方向朝向所述第二横向填料架。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处理腔的底面设置为朝向所述第一处理腔一侧倾斜的沉淀泥槽,所述沉淀泥槽位于所述排水管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填料为陶粒和天然斜发沸石的混合物或粉煤灰陶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向填料架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架体、第二架体以及第三架体,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三架体中的所述第二填料为粉煤灰陶粒,所述第二架体中的所述第二填料为陶粒和天然斜发沸石的混合物,所述第一架体面对所述曝气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架体的厚度为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三架体厚度的2.5倍,所述第二架体的第二填料的过水阻力小于所述第一架体和所述第三架体中所述第二填料的过水阻力。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横向填料架两侧表面通过尼龙网面封闭以形成用于容置所述第二填料的容置空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填料的混合空隙率为35~40%,所述第一填料和所述浮材的体积比为6: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东江环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未经湖南东江环保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623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