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可调节立柱有效
申请号: | 202220004647.1 | 申请日: | 2022-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70282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2 |
发明(设计)人: | 翟香凝 | 申请(专利权)人: | 翟香凝 |
主分类号: | E04G25/04 | 分类号: | E04G25/04;F16F15/067 |
代理公司: | 北京铁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6060 | 代理人: | 杨阳 |
地址: | 125000 辽宁省葫芦岛***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建筑工程 模板 支撑 调节 立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可调节立柱,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上方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套管远离支杆的一端设置有底板,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顶板与支杆的相交处设置有缓冲件,这样顶板在受到承载作用时,顶板内部的缓冲件受到压缩挤压,这样可以减缓顶板与支杆相交处的作用力,从而提升了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中在套管的表端设置有把手,这样在拿持时可以通过把手方便的拿持,而且在摆放时通过把手可以方便快速的进行位置的改变与调整,从而提升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可调节立柱。
背景技术
建筑模板是一种临时性支护结构,按设计要求制作,使混凝土结构、构件按规定的位置、几何尺寸成形,保持其正确位置,并承受建筑模板自重及作用在其上的外部荷载。进行模板工程是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与施工安全、加快施工进度和降低工程成本。
但是现有的可调节立柱在使用的过程中,顶板与支杆都是硬性接触,这样顶板与支杆相交处的作用力较大可能会出现断裂的问题发生。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可调节立柱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可调节立柱,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可调节立柱,包括套管,所述套管的上方设置有支杆,所述支杆的上方设置有顶板,所述套管远离支杆的一端设置有底板,其中:
所述套管包括有连接孔、插接孔、管体与把手,所述插接孔开设在管体内部上方正中位置处,所述连接孔开设在管体与连接件的相交处,所述把手安装在管体的两端;
所述支杆包括有竖杆与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开设在竖杆内部;
所述顶板包括有缓冲件、第一支板、第二支板与横板,所述第一支板安装在缓冲件的上方,所述第二支板安装在缓冲件的底端,所述横板安装在第二支板的底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套管为内部中空的圆柱体结构,所述套管与支杆相交处设置有连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底板为板状结构,所述底板的内部四角处各开设有一个圆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把手共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把手均为圆柱体结构,两个所述把手的外侧套接有防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定位孔共设置有若干个,若干个所述定位孔依次等间距布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缓冲件包括有竖管与竖杆,所述缓冲件内竖管与竖杆的相交处设置有弹簧圈。
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顶板与支杆的相交处设置有缓冲件,这样顶板在受到承载作用时,顶板内部的缓冲件受到压缩挤压,这样可以减缓顶板与支杆相交处的作用力,从而提升了整体结构的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中在套管的表端设置有把手,这样在拿持时可以通过把手方便的拿持,而且在摆放时通过把手可以方便快速的进行位置的改变与调整,从而提升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建筑工程模板支撑可调节立柱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套管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翟香凝,未经翟香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2000464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配件加工用切割装置
- 下一篇:一种液压油缸的缸套内孔圆度测量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