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及其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43461.9 | 申请日: | 2022-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3288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1 |
发明(设计)人: | 张志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志强 |
主分类号: | H02B1/28 | 分类号: | H02B1/28;H02B1/48;H02B7/06;H02B1/56;E04D13/04;E03B3/02;E04H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泽信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701 | 代理人: | 张艳萍 |
地址: | 4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外置 导流 结构 变电站 及其 使用方法 | ||
1.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的上端面左右两侧固定安装有屋顶(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蓄水槽(3),所述蓄水槽(3)固定安装在屋顶(2)的左右两侧,且所述蓄水槽(3)与屋顶(2)向连通,蓄水槽(3)用于对雨水进行收集;
排水管(4),所述排水管(4)固定安装在蓄水槽(3)的下端面;
限位机构(5),所述限位机构(5)设置在蓄水槽(3)的内腔上部;
疏通机构(6),所述疏通机构(6)设置在蓄水槽(3)的内腔侧壁上,疏通机构(6)用于对屋顶(2)及蓄水槽(3)的入口进行疏通;
导流机构(7),所述导流机构(7)设置在排水管(4)的内腔,导流机构(7)用于对箱体(1)内部的空气进行加速循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5)包括固定安装在蓄水槽(3)左右侧壁上的延伸框(51),所述延伸框(51)的内腔端面固定安装有复位弹簧(52),所述复位弹簧(52)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延伸块(5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延伸块(53)在延伸框(51)的内腔滑动,所述延伸块(53)的一端上下端面设置为圆角,所述蓄水槽(3)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浮板(31),所述浮板(31)在与延伸块(53)接触时与其滑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槽(3)的内腔底面设置有通孔(32),所述浮板(31)的下端面固定安装有堵头(33),所述通孔(32)设置在堵头(33)的正下方,所述通孔(32)与堵头(33)的横截面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机构(6)包括固定安装在堵头(33)侧壁的螺旋杆(61),所述螺旋杆(61)的下端面通过轴套转动安装有固定板(62),所述螺旋杆(61)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齿轮(63),所述齿轮(63)的左侧啮合连接齿条(64),所述齿条(64)的左端面固定安装有滑动框(65),所述屋顶(2)与蓄水槽(3)的入口处固定安装有过滤板(6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62)固定安装在蓄水槽(3)的内腔侧壁上,所述螺旋杆(61)的螺纹升角大于齿轮(63)的当量摩擦角,所述螺旋杆(61)与固定板(62)贯穿连接,所述滑动框(65)与过滤板(66)滑动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机构(7)包括固定安装在箱体(1)侧壁上的安装架(71),所述安装架(71)的内腔转动安装有风扇(72),所述凤扇(72)的中心轴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73),所述连接杆(73)的端部固定安装有导流叶轮(74)。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73)与排水管(4)贯穿连接,所述导流叶轮(74)设置在排水管(4)的内腔中部,所述导流叶轮(74)的叶片内腔滑动连接有磁石(75),所述磁石(75)的内侧壁固定安装有连接弹簧(76),所述连接弹簧(76)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导流叶轮(74)的叶片内腔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外置隔水导流结构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侧壁上设置有限位槽(11),所述限位槽(11)的内腔端面固定连接有压缩弹簧(12),所述压缩弹簧(12)的端面固定安装有限位块(13),所述限位块(13)在限位槽(11)的内腔滑动,所述限位块(13)具有磁性,且磁石(75)与限位块(13)之间相互排斥,所述限位块(13)的前端面固定安装有挡板(77),所述连接杆(73)与挡板(77)贯穿连接。
10.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9的任意一项所述外置隔水导流结构变电站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降雨时,此时堵头(33)能够对通孔(32)进行封堵,屋顶(2)上的雨水能够流入并储存在蓄水槽(3)的内腔下部;
步骤二:随着蓄水槽(3)的内腔下部雨水量的增多,浮板(31)将向蓄水槽(3)的内腔上部移动,此时堵头(33)退出通孔(32),雨水能够从排水管(4)中排出;
步骤三:当浮板(31)将向蓄水槽(3)的内腔上部移动时,在疏通机构(6)的作用下能够对蓄水槽(3)与屋顶(2)的入口进行疏通,避免雨水中存留的污垢对入口造成堵塞;
步骤四:当雨水能够从排水管(4)中排出时,在导流机构(7)的配合下,此时凤扇(72)能够发生转动,促进了箱体(1)内空气的流通循环,减少了湿气的滞留同时降低了内部电气元件工作环境的温度,保证了其使用寿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志强,未经张志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43461.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