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识别重金属Ba2+ 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9514.1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8463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侯淑华;王迪;张红;宋思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渤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G12/40 | 分类号: | C08G12/40;C09K11/06;G01N21/64;C08G12/08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21225 | 代理人: | 王佳佳 |
地址: | 1210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识别 重金属 ba base sup | ||
一种用于识别重金属Ba2+的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荧光探针及其应用,其结构式如下:其中R2为该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荧光探针在识别重金属Basupgt;2+/supgt;中的应用,溶剂体系是体积比为5:5的乙腈和水;在检测水样中,加入荧光探针,在λ=366nm的激发波长下测定其荧光发射强度,在490nm处荧光强度显著增强,该检测水样中含有重金属Basupgt;2+/supgt;;所述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探针对Basupgt;2+/supgt;的检测限为1.67×10supgt;‑8/supgt;mol/L。优点是:该探针能够在MeCN:Hsubgt;2/subgt;O体系中高选择性地荧光“关‑开”识别重金属Basupgt;2+/supgt;,具有良好的线性范围、低的检出限和良好的灵敏度,成功应用于实际生活中检测重金属Basupgt;2+/supgt;。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重金属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识别重金属Ba2+的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钡是略带光泽的银白色碱土金属,以矿石的形态存在于自然界中。金属钡及不溶性钡盐无毒,但在水或稀盐酸中可溶解的钡化合物均有毒性,严重程度取决于钡的剂量。低剂量时,钡可以作为肌肉兴奋剂,而高剂量时钡离子则会被吸收到血液中,与蛋白质和酶结合,影响人体内的神经系统,导致心律不齐、震颤、虚弱、焦虑、呼吸困难和瘫痪。
目前,涉及选择性检测Ba2+的研究很少得到解决,许多荧光传感器在本质上是非选择性的,通常受到来自同一碱土家族中Mg2+和Ca2+等金属阳离子的强干扰。并且,多采用多孔材料作为检测材料,如量子点(CdTe和CdS)、纳米颗粒(TiO2和Cu-Au)和多孔二氧化硅。这些材料中的大多数是使用如锌、镉、钛、铜、银和金金属前体合成的,而且这些前体不可再生并且有些还具有一定的毒性。
因此,研究开发高选择性和高灵敏度的荧光探针来监测重金属离子Ba2+在对于人们的健康生活十分必要。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特异性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且对环境友好的用于识别重金属Ba2+的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荧光探针及其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识别重金属Ba2+的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荧光探针,其结构式如下:
其中R2为
该荧光探针TpPa-COOH COF-HBT可以实现对Ba2+的专一性识别。合成路线如下:
进一步的,该共价有机框架荧光探针,其具体合成过程如下:
(1)将化合物A(TpPa-COOH COF)加水配制成COF悬浮液,加入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和N-羟基丁二酰亚胺(NHS)室温下反应4小时,得到化合物B每100g化合物A加入2mol 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进行反应;
所述1-乙基-(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与N-羟基丁二酰亚胺的摩尔比为1:1.5;
(2)再取0.25g的得到的化合物C加入乙醇溶解,加入到步骤(1)和成的化合物B中,室温下反应24小时,所述化合物C与化合物A的质量比为5:1;然后离心,保留固体,并用二氯甲烷清洗至溶剂无色,得到接枝化合物D(TpPa-COOH COF-HBT)其中R2为
进一步的,所述化合物C与乙醇的质量体积比为0.01g/mL。
进一步的,所述COF悬浮液的浓度为5mg/mL。
一种上述的功能化共价有机框架荧光探针在识别重金属Ba2+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渤海大学,未经渤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951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