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流量拦截的分布式链路追踪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9062.7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695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5 |
发明(设计)人: | 叶奕珺;魏巍;吴升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32 | 分类号: | G06F11/32;G06F11/34;G06F11/3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浩律师事务所 31280 | 代理人: | 孟咪 |
地址: | 200231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流量 拦截 分布式 追踪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流量拦截的分布式链路追踪方法,该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请求发出,进入应用服务之前,由拦截模块进行拦截;在请求产生并在进入应用服务之前,由拦截模块拦截,并转发至追踪数据处理模块,由追踪数据生成模块判断请求头部有无追踪数据,并根据请求头部有无追踪数据选择创建或是更新追踪数据,携带有追踪数据的请求头部转发至应用服务,经应用服务响应并转发请求至追踪数据生成模块,记录请求响应的时间,并将完整的追踪数据上报给追踪数据聚合模块,形成可视化图表,相对于现有技术,该种链路追踪方法,能够快速找出存在问题的服务,并理清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能够对微服务提供全面的监控、预警及故障定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服务器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流量拦截的分布式链路追踪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业务得到快速发展,传统意义上得到软件架构也日益变得复杂;
为了适应海量用户的高并发请求,避免服务器瘫痪,系统中越来越多的组件开始走向分布式化,如单体架构拆分为微服务、服务内缓存变为分布式缓存、服务组件通信变为分布式消息,这些组件共同构成了繁杂的分布式网络;分布式链路追踪就是将一次分布式请求还原成调用链路,将一次分布式请求的调用情况集中展示,比如各个服务节点上的耗时、请求具体到达哪台机器上、每个服务节点的请求状态等等。
在应用服务的去中心化、微服务化、容器化的大趋势背景下,面对急剧攀升的微服务,现有技术中的链路追踪方法无法快速发现有问题的服务,无法理清服务之间的依赖关系,同时无法对以容器化部署的微服务进行全面的监控、预警以及故障定位。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流量拦截的分布式链路追踪方法。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基于流量拦截的分布式链路追踪方法。
一种基于流量拦截的分布式链路追踪方法,该追踪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请求发出,进入应用服务之前,由拦截模块进行拦截;
步骤S2:拦截模块将请求经iptable规则重定向后,发送至追踪数据处理模块;
步骤S3:追踪数据处理模块对欲进入应用服务的请求进行追踪数据处理,判断请求头部有无追踪数据;
步骤S4:经过追踪数据处理模块后的请求头部,携带追踪数据进入应用服务;
步骤S5:应用服务响应后,请求头部携带追踪数据返回至追踪数据处理模块,并上报至追踪数据聚合模块,用于生成可视化图表;
其中,请求经追踪数据处理模块处理时,判断请求头部有无追踪数据;若请求头部没有任何追踪数据,则会视为该请求为新的链路,需创建追踪数据,并记录SR时间,即serverreceived,用于表示请求接收时间;若请求头部有追踪数据,则保留追踪数据,同时记录SR时间,用于表示请求接收时间。
优选的,所述追踪数据处理模块包括追踪数据生成模块;所述追踪数据生成模块用于解析请求,并根据请求头部中是否有追踪数据选择创建或是更新追踪数据,随后再将请求发往应用服务。
优选的,所述追踪数据处理模块还包括追踪数据上报模块;所述追踪数据上报模块负责当请求响应后,将请求的完整追踪数据上报至追踪数据聚合模块。
优选的,所述应用服务中包括追踪数据传播模块,用于当应用服务接收到追踪数据生成模块产生的请求转发后,记录追踪数据。
优选的,所述追踪数据聚合模块,负责将上报的追踪数据串联,并形成可视化的图表。
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追踪数据处理模块对欲进入应用服务的请求进行追踪数据处理,并判断请求头部有无追踪数据;经追踪数据处理模块中的追踪数据生成模块对请求进行解析,判断请求头部有无追踪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宝付网络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90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