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27416.4 | 申请日: | 2022-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239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陈滨阳;张铭;颜小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富龙生物试剂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8;C12M1/36;C12M1/34;C12M1/12;C12M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湾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9 | 代理人: | 倪继祖 |
地址: | 20110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组织 灌流 培养 系统 | ||
1.一种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三个二位二通电磁阀(21)和三个第三质量流量计(20),三个二位二通电磁阀(21)和三个第三质量流量计(20)一一对应的串联支路分别连接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各气源管路,并共同混合连接到第一除菌过滤器(1),所述第一除菌过滤器(1)的另一端通过管路连接到氧合器(2)的混合气体进口,所述氧合器(2)的混合气体出口连接到储液罐(3)的混合气体进口;所述储液罐(3)的灌注液出口连接到所述氧合器(2)的灌注液进口,所述氧合器(2)的灌注液出口连接到蠕动泵(4)的灌注液进口,所述蠕动泵(4)的灌注液出口连接到热交换器(5)的灌注液进口,所述热交换器(5)的灌注液出口连接到组织器官盒(6)内的气泡补集器(7)的进口,所述气泡补集器(7)的灌注液出口通过动脉灌注管路连接到设置在所述组织器官盒(6)内的组织器官(8),所述气泡补集器(7)的气泡出口连接到所述蠕动泵(4)的气泡进口,所述蠕动泵(4)的气泡出口连接到所述储液罐(3)的气泡排气进口;
所述组织器官(8)的静脉回流管路连接到所述储液罐(3)的灌注液回口,所述储液罐(3)的混合气体出口分别连接第二除菌过滤器(9)和第一质量流量计(10),所述第一质量流量计(10)背离所述储液罐(3)的一端通过混合气体进气管路连接到所述组织器官盒(6)内,所述第二除菌过滤器(9)背离所述储液罐(3)的一端连接有第一夹管阀(11);
所述组织器官盒(6)位于培养箱(12)内;
所述储液罐(3)连接有恒温水器(13),所述组织器官盒(6)连接有称重蓄水组件;
二氧化碳气源管路通过一根管道连接到所述培养箱(12)内,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22)和第五除菌过滤器(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3)为中空夹层结构,所述储液罐(3)夹层上下位置分别开设水进口和水出口,并通过管道连接所述恒温水器(13)水进口和水出口,并形成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器(5)的恒温水进口和恒温水出口各通过管道连接在所述储液罐(3)和所述恒温水器(13)形成回路的管道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泡补集器(7)和所述组织器官(8)之间连接的所述动脉灌注管路上设置有第一酸碱度监测器(PH-01)和第一溶解氧检测器(DO-01);
所述组织器官盒(6)内设置有第二压力传感器;
所述组织器官盒(6)通过管道连接有第四除菌过滤器(19),所述第四除菌过滤器(19)连接混合气体排气管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箱(12)内设置有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CO2-01)、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培养箱(12)通过管道连接有第三除菌过滤器(16),所述第三除菌过滤器(16)另一端通过管道连接到第二夹管阀(17)。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3)内设置有第二酸碱度监测器(PH-02)、第二溶解氧检测器(DO-02)和第三压力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氮气、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共同气源管路与所述第一除菌过滤器(1)之间设置第一氧气浓度传感器(O2-01)和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CO2-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称重蓄水组件包括活塞泵(14),所述活塞泵(14)的两端分别连接管道,一根管道连接到所述组织器官盒(6)内,另一根管道连接到称重蓄水槽(15)内,所述称重蓄水槽(15)放置在称重传感器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织灌流培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蠕动泵(4)的灌注液出口与所述热交换器(5)的灌注液进口之间的管道上设置第二质量流量计(18)和第一压力传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富龙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富龙生物试剂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2741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