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冰箱控制方法、模组、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13058.1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7969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04 |
发明(设计)人: | 林兹颜;刘家逸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D29/00 | 分类号: | F25D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杜欣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珠海市***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冰箱 控制 方法 模组 电子设备 可读 介质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冰箱控制方法、模组、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其中,方法包括:检测预设采集区内是否放入待存储食物;若预设采集区内放入待存储食物,利用待存储食物的食物信息确定与待存储食物对应的第一食物类别;利用第一食物类别确定待存储食物存储时所需的最佳温度区间;在多个容置隔间中确定与最佳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容置隔间;控制目标容置隔间弹出,以便于放置待存储食物且使待存储食物立即保存在最佳温度区间。通过确定待存储食物的食物类别,然后确定食物类别对应的最佳保存温度,最后将与最佳温度匹配的容置隔间弹出,以使待存储食物能够保存在最佳温度区间,解决了难以直观地确定不同食物的最佳保鲜温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箱控制方法、模组、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冰箱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用户对冰箱的功能需求越来越多,一般家用食物主要依赖冰箱进行冷藏,但是用户并不清楚食物的最佳保鲜温度,一般都会直接将所有食物都堆放在同一温度的保鲜区域,这样即使存储在冰箱,还是很容易由于食物错放缩短保鲜期,这样一来,无法快速将不同食物分别保存在最佳保鲜温度,会缩短保鲜期。
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冰箱控制方法、模组、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以解决上述“无法快速将不同食物分别保存在最佳保鲜温度”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冰箱控制方法,冰箱内空间被划分为多个温度区域,每个温度区域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容置隔间,包括:检测预设采集区内是否放入待存储食物;若预设采集区内放入待存储食物,利用待存储食物的食物信息确定与待存储食物对应的第一食物类别;利用第一食物类别确定待存储食物存储时所需的最佳温度区间;在多个容置隔间中确定与最佳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容置隔间;控制目标容置隔间弹出,以便于放置待存储食物且使待存储食物立即保存在最佳温度区间。
可选地,在多个容置隔间中确定与最佳温度区间对应的目标容置隔间包括:将最佳温度区间中各个温度值的平均值确定为第一目标温度;将多个温度区域中与第一目标温度的温差值最小的区域确定为保存待存储食物的目标温度区域,其中,温差值在预设范围内;将目标温度区域中空置的容置隔间确定为第一候选容置隔间;基于待存储食物的位置信息在第一候选容置隔间中确定目标容置隔间。
可选地,基于待存储食物的位置信息在第一候选容置隔间中确定目标容置隔间包括:检测待存储食物的位置信息;利用位置信息确定待存储食物与各个第一候选容置隔间的距离;将与待存储食物的距离最短的第一候选容置隔间确定为目标容置隔间。
可选地,在确定待存储食物的目标温度区域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目标温度区域中不存在空置的容置隔间的情况下,将除目标温度区域以外的温度区域中的空置的容置隔间确定为第二候选容置隔间;在多个第二候选容置隔间中确定待移动容置隔间;将待移动容置隔间移动至目标温度区域,并将待移动容置隔间中的温度调整为与目标温度区域匹配的温度。
可选地,在利用第一食物类别确定待存储食物存储所需的最佳温度区间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多个温度区域均不处于最佳温度区间内的情况下,从空置的容置隔间中选出可调容置隔间,并弹出可调容置隔间;在检测到待存储食物被放置在可调容置隔间的情况下,利用待存储食物的最佳温度区间调节可调容置隔间的温度,以使可调容置隔间的温度处于最佳温度区间内。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按照以下方式检测是否有食物被放置在可调容置隔间:利用雷达装置采集可调容置隔间内的点云数据;利用点云数据确定当前可调容置隔间的第一容积;将第一容积与第二容积进行对比,得到对比结果,其中,第二容积为可调容置隔间内空置时的容积;在对比结果为第一容积小于第二容积的情况下,确定有食物被放置在可调容置隔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1305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