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贴泡棉抗静电硅胶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708654.0 | 申请日: | 2022-12-29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04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谢伟峡;赖海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蓝海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9J7/25 | 分类号: | C09J7/25;B05D7/24;B05D7/04;B05D5/12;B05C11/02;C09J7/38;C09J183/04;C09J11/04;C09J11/06;C09D193/04;C09D111/00 |
| 代理公司: | 江西集睿智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6158 | 代理人: | 黄晶 |
| 地址: | 343600 江西省吉***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贴泡棉 抗静电 硅胶 保护膜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贴泡棉抗静电硅胶保护膜的制备方法,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制作基材层;步骤2:取松香树脂、苏打灰、氢氧化钠、三聚甲醛、氯丁胶、水、甲苯、助剂;步骤3:将步骤2中的配料放入反应釜中,制得涂层;步骤4:取有机硅橡胶、甲基硅树脂、过氧化二苯酰、氨基硅烷、缩合催化剂、氧化锌、防静电剂、氯化钙、溶剂;步骤5:首先将步骤4中配料放入反应釜制得PSA压敏胶;步骤6:利用涂膜设备成膜,固化;步骤7:对卷材进行分切、贴合,解决了单款保护膜对应单款泡棉的问题;此外抗静电方案,相对普通保护膜,加工效率有效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贴泡棉抗静电硅胶保护膜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抗静电硅胶保护膜材料是一种常见的贴泡棉模切材料,主要应用于保护电子产品的保护膜,而多数的电子产品在出厂时,厂家为了电子产品的安全,会在屏幕里填充泡棉,而泡棉表面需要贴一层抗静电硅胶保护模,用以保护材质较软的泡棉和隔绝静电,
现在主流的抗静电硅胶保护膜是PET硅胶保护膜,抗静电硅胶保护模具有高精度挤压式涂布,清洁度高,无白点,白雾,沙孔,无拉丝,无刮痕等现象;具有低粘着,高吸附性、自动排气泡快、耐高温,抗化学溶剂佳,易剪切冲型和撕离不留残胶等特性,硅胶保护膜在用途上可分:数码产品硅胶保护膜,汽车硅胶保护膜,家用硅胶保护膜等。
但当对不同泡棉进行模切托底时,存在贴死和贴不住贴合问题,达不到泡棉模切托底作用,现常用方案是对不同的泡棉采用不同的保护膜,使得生产效率低,保护膜种类多,本专利公开了一种贴泡棉抗静电硅胶保护膜的制备,通过对配液进行特殊调配,再通过热干燥,使得材料进行固化,达到不同泡棉贴合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泡棉抗静电硅胶保护膜的制备方法,解决了但当对不同泡棉进行模切托底时,存在贴死和贴不住贴合问题,达不到泡棉模切托底作用,现常用方案是对不同的泡棉采用不同的保护膜,使得生产效率低,保护膜种类多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贴泡棉抗静电硅胶保护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材进行热压作为基材层;
步骤2:取松香树脂80-120份、苏打灰10-30份、氢氧化钠1-3份、三聚甲醛20-60份、氯丁胶40-80份、水80-100份、甲苯100-150份、助剂30-50份;
步骤3:将步骤2中的配料放入反应釜中,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然后在真空高压环境下对反应釜中的配料进行搅拌混合,搅拌混合完成后,将所得混合溶液高速分散30-50min,加入助剂分散8-10min,制得涂层;
步骤4:取有机硅橡胶100-300份、甲基硅树脂80-100份、过氧化二苯酰10-30份、氨基硅烷30-50份、缩合催化剂10-30份、氧化锌10-20份、防静电剂20-40份、氯化钙10-20份、溶剂200-300份;
步骤5:首先将步骤4中有机硅橡胶、甲基硅树脂、过氧化二苯酰、氨基硅烷放入溶剂中,然后依次加入氧化锌、防静电剂、氯化钙、缩合催化剂,随后将所得溶液放入反应釜,并对反应釜进行加热,然后在真空高压环境下对反应釜中的配料进行搅拌混合,制得PSA压敏胶;
步骤6:将离型膜平铺,然后将步骤4得到的PSA压敏胶平铺在离型膜表面,随后将步骤1得到的基材平铺在PSA压敏胶表面,然后将步骤3得到的涂层平铺在基材表面,随后利用涂膜设备成膜,并在高温条件下进行干燥,将溶液由液态转为固态;
步骤7:涂膜完成后,在收卷前,对基材上的配料进行150℃,2-3min的干燥,干燥完成后,即可对卷材进行分切、贴合。
作为优选,所述步骤3中的反应釜内部温度为70℃-10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蓝海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江西蓝海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865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