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起重性能计算与控制系统,起重机及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6140.1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2165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06 |
发明(设计)人: | 叶平;柴君飞;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C13/22 | 分类号: | B66C13/22;B66C13/16;B66C13/4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方亚曼 |
地址: | 221004 江苏省徐***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起重 性能 计算 控制系统 起重机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起重性能计算与控制系统,起重机及控制方法,包括云服务器,无线通讯网络终端以及控制装置;所述云服务器采用云计算方式实现实时性能计算;所述无线通讯网络终端进行数据高速传输;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存储单元,网络通讯单元,显示单元。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因起重机车载控制系统的硬件条件限制起重性能实时计算的问题。尤其是解决了对于如非对称工况等需要进行大量数据运算并实时更新性能参数的问题。且在基本不增加硬件成本的前提下,扩展了起重性能的应用边界,提高了起重机的吊装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起重机性能计算与控制系统领域,尤其是一种起重性能计算与控制系统,起重机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起重机是工程建设中常用的生产设备,其起重性能表提供了起重机在各种工况下安全作业所允许的起吊重物的最大质量。现有起重性能表都是预先计算好并存储在起重机控制系统的存储单元中,而对于如非对称工况等需要进行大量运算并实时更新的性能参数,上述预先计算全部工况起重性能表并存储的方式便不再适合,因存储单元的容量限制,无法提供足够的空间进行数据的存储,而控制系统运算单元的性能也制约了复杂高性能的实时运算的实现。
云计算是一种基于因特网的超级计算模式,使用户投入极少的成本,就能获得极大的网络计算能力。云计算的关键技术包括虚拟机技术、数据存储技术、数据管理技术、分布式编程与计算等。5G通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的突出特征,用户速率高达1Gbps,时延低至1ms,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主要面向工业控制、远程医疗、自动驾驶等对时延和可靠性具有极高要求的垂直行业应用需求。
现有起重性能表都是基于支腿半伸或全伸对称支撑工况下计算得来的,并将预先计算好的性能表存储在起重机控制系统的存储单元中,由车载控制单元根据臂长、幅度等参数进行查表插值得出当前工况的额定起重量。
如中国专利CN114275679A用于起重设备的控制方法、控制器、控制装置和起重设备中控制方法包括:确定第一侧支腿组件的第一支撑状况;确定第二侧支腿组件的第二支撑状况;根据第一支撑状况和第二支撑状况确定上装部分的至少一个回转区域以及至少一个回转区域内的额定起重量。该专利实施例的方案简单,对控制装置的计算力要求低,便于快速确定起重臂的至少一个回转区域以及至少一个回转区域内的额定起重量并降低产品的成本,使得起重设备在充分发挥起重性能的同时有效避免发生倾翻风险。
中国专利CN111960279A起重机的控制方法、装置、起重机、处理器及存储介质中控制方法包括:基于外部输入的工况需求信息,根据所述起重机的起重量表组,生成第一工况作业信息和第二工况作业信息,其中所述起重量表组包括所述起重机的多个支腿任意长度组合的起重量表;根据所述第一工况作业信息,控制所述每个支腿伸出以支撑所述起重机;基于外部输入的控制信息,根据所述第二工况作业信息,控制所述起重机的运行。该发明可以在支腿以不同长度伸出时作业,提高了起重机的作业性能和场地适应性。
中国专利CN110929356A起重性能计算方法、起重控制器及起重机提供起重性能计算方法、起重控制器及起重机,涉及起重机领域。旨在缓解现有的起重机吊重性能受限的问题。该实施例中将360°回转区域划分为至少两个单元区域,分别对每个单元区域的吊重性能进行调节控制,方便起重机在有利位置吊载,有助于提高吊重性能和吊重量。
中国专利CN113353820A起重机性能表生成方法中用以解决现有的起重机存在不能充分利用起重机的抗倾覆性能的问题。当起重机四个支腿均为全伸状态时,根据吊臂臂长和第一吊臂工作幅度,得到吊臂回转角回转360度时第一吊臂工作幅度和吊臂臂长所对应的最优起重载荷;当最优起重载荷和吊臂臂长为定值,若吊臂回转角的投影位于一个小区域内,根据起重载荷力矩、上装自重力矩、底盘自重力矩依次确定第一倾覆合力矩、第二倾覆合力矩、第一倾覆线所对应的第二吊臂工作幅度和第二倾覆线所对应的第三吊臂工作幅度;将第二吊臂工作幅度和第三吊臂工作幅度中的最小值确定为当前吊臂回转角所对应的最优吊臂工作幅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61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