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4230.7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312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6-23 |
发明(设计)人: | 项振;卢昭阳;袁海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G3/3208 | 分类号: | G09G3/3208;G09G3/3258;G09G3/3291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夏泰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62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518108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岩街道石龙社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像素 驱动 电路 方法 以及 显示装置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其中像素驱动电路,通过各个模块的配合,对驱动模块控制端连接的第一节点的电压大小进行调节,进而对驱动模块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像素驱动电路阈值电压和迁移率补偿,具体的,在阈值补偿阶段时,对与驱动模块控制端连接的第一节点进行阈值电压补偿,在阈值电压进行补偿后,对第一节点写入用于控制驱动模块开启的数据电压,并在数据电压写入完成后,对第一节点进行迁移率补偿,进而使得第一节点和第二节点的压差为数据电压与所述阈值电压之和减去所述驱动模块的迁移率电压,充分考虑了驱动模块的阈值电压和迁移率,使得后续驱动模块在对像素进行驱动时,具有更均匀的显示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显示面板具有高亮度、宽视角、响应速度快、低功耗等优点,OLED显示技术广泛的运用于手机、数码摄像机、DVD机、个人数字助理(PDA)、笔记本电脑、汽车音响和电视。
目前,相关技术中a-Si(非晶硅)、低温多晶硅(LTPS)或铟锌氧化物(IndiumGalliumZinc Oxide,IGZO)作为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技术中的沟道层材料,以IGZO作为TFT技术中的沟道层材料为例,使用铟锌氧化物(Indium Gallium ZincOxide,IGZO)具有迁移率高、均一性好以及透过性强等优点,将IGZO作为薄膜晶体管(ThinFilm Transistor,TFT)技术中的沟道层材料,IGZOTFT在性能上存在3大优势,分别是高精度、低功耗与高触控性能,因此IGZO TFT能够应用于平板电脑、超级本这些产品。IGZO TFT又和低温多晶硅(LTPS)TFT不同,无需通过照射激光使半导体层结晶,因此具有可轻松加大玻璃基板尺寸的特点,且由于IGZO制程工艺与A-si工艺制程工艺相似度极高,加上IZGO的电子迁移率高,因此,IGZO还可以应用于生产液晶显示屏幕(Liquid Crysta lDisplay,LCD)。
目前,相关技术中,为了使得OLED显示面板显示均匀,需要对每一个TFT进行阈值电压补偿,但是相关技术中,仅考虑了TFT的阈值电压补偿,未能考虑到TFT的电子迁移率,从而导致了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亮度不均一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像素驱动方法以及显示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在对薄膜晶体管进行补偿时,未能考虑到薄膜晶体管的电子迁移率,从而导致了显示面板出现显示亮度不均一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像素驱动电路,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数据写入模块、驱动模块、复位模块、下拉模块、第一补偿模块以及第二补偿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一节点与所述驱动模块的控制端连接,所述驱动模块的输出端通过第二节点与像素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输出端还与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三节点与所述第二节点连接,所述复位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复位模块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下拉模块一端与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下拉模块的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节点连接,所述第一补偿模块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下拉模块和所述第三节点连接,所述第二补偿模块设置在所述第二节点和所述第三节点之间。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发光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控制模块设置在所述像素和所述第二节点之间,其中,在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对所述第二节点进行补偿,使得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为电源负极电压和所述像素的电压之和。
在一些示例中,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包括第一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第一控制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数据线,所述第一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一补偿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模块包括第二薄膜晶体管,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控制端接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一端接入电源正极,所述第二薄膜晶体管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节点与所述像素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科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科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42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