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导热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2779.2 | 申请日: | 2022-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1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汪鹏程;张奎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L23/14;C08L23/06;C08L23/08;C08K5/5313;C08K3/28;C08K3/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张恩慧 |
地址: | 402560 重庆市铜***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热 阻燃 聚丙烯 复合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高导热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其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树脂40‑65份、聚乙烯树脂10‑20份、抗氧剂0.3‑0.5份、润滑剂0.3‑0.5份、二烷基次磷酸金属氮化物25‑40份。本发明利用二烷基次磷酸盐对金属氮化物进行功能化,改善金属氮化物和聚合物的相容性,良好的分散状态、导热填料之间的有效接触有利于导热通路的形成,大大增加材料导热性能。次磷酸根和金属氮化物的协效阻燃效果,在材料受热分解,可以带走更多的热量,同时通过催化作用在聚合物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炭层,隔绝氧气,从而,大大提高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高导热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锂电池)以其高比能量、长循环寿命、自放电低、无记忆效应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备受业内青睐。锂电池内部由高活性的材料组成,在受热条件下非常容易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热,甚至导致“热失控”,引起电池内部急速温升。尤其在电池滥用时(如短路、振动、挤压、强烈撞击、过放电及过充电等情况),电池会出现冒烟、着火、爆炸、乃至人员受伤等情况。电池外壳作为电池内外承压载体,其阻燃性、导热性性在发生危险状况时对电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目前锂电池一般采用聚丙烯(PP)材料作为电池壳体材料。PP材料耐热、耐化学溶剂腐蚀性好等优点,是为数不多的能耐电解液腐蚀的塑料材料,因此是目前行业中普遍采用的电池壳体材料。PP材料中添加阻燃剂提高PP材料自身的阻燃性能,能有效的阻止电池内部“热失控”引起的壳体燃烧,但缺点也很明显,这种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导热系数普遍低于0.2W/(m·K),无法保证电池元件能够持续高效运行,有效的散发产生的热量的问题。
现有技术中单独使用金属氮化物,可提高材料导热系数,但是存在添加量大、与基材相容性差的缺点,对聚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影响较大,使得聚丙烯复合材料强度低、热稳定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导热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既能保证材料高导热性能,又能增加其阻燃性能。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高导热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其原料按照重量份计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树脂40-65份、聚乙烯树脂10-20份、抗氧剂0.3-0.5份、润滑剂0.3-0.5份、二烷基次磷酸金属氮化物25-40份。
优选地,所述聚丙烯树脂为共聚聚丙烯、均聚聚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聚乙烯树脂为低密度聚乙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抗氧剂为烷基单酚抗氧剂、亚磷酸酯类抗氧剂、硫代双酚抗氧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润滑剂选自有机硅润滑剂、硬脂酸及其衍生物、金属皂润滑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二烷基次磷酸金属氮化物的制备方法为:
(1)、将金属氮化物分散在二烷基次磷酸钠的水溶液中进行混合;
(2)、将步骤(1)中的混合液移至水热釜中128℃处理24h;
(3)、将混合液处理24小时后再从水热釜中取出进行冷却处理,混合液冷却至室温即可;
(4)、对步骤(3)中冷却后的混合液进行离心处理,使溶质和溶液分离,然后收集沉淀的溶质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再将洗涤后的溶质置于真空烘箱中烘干,即可制得二烷基次磷酸金属氮化物;
其中,所述金属氮化物、二烷基次磷酸钠、蒸馏水质量比为(5-8):(9-10):100。
优选地,所述金属氮化物为氮化铝、氮化硼中的一种或多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会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277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双燃料宽负荷稳燃旋流燃烧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车位状态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