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桁梁无突变转换受力拖拉体系的拖拉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701312.6 | 申请日: | 2022-12-29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875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安茂强;何杨;田海彬;赵志帅;唐智华;杜铁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6 | 分类号: | E01D21/06;E01D6/0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太原晋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4110 | 代理人: | 王瑞玲;吕晋华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桁梁无 突变 转换 拖拉 体系 施工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钢桁梁跨越障碍物拖拉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桁梁无突变转换受力拖拉体系的拖拉施工方法;在从钢桁梁的悬臂段起的第1墩柱上方安装固定滑块做为拖拉过程中的固定受力支点;从固定滑块起的第一个活动滑块随着拖拉进程对滑导梁的压力缓慢减少,在滑导梁的下坡段滑导梁顶面与钢桁梁梁底高差大于活动滑块高度时,活动滑块对滑导梁的压力彻底消失,并在第1墩柱前完成切割后落于滑导梁上,再进行回收;采用本方法拖拉钢桁梁,在前进过程中活动滑块受力节点依次缓慢与滑导梁分离,钢桁梁及悬臂导梁节点受力转换平滑,钢桁梁及悬臂导梁避免了颤抖、挠度突然增大的现象,切割活动滑块从营业线上方移至后方安全区域,降低了安全风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桁梁跨越障碍物拖拉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桁梁无突变转换受力拖拉体系的拖拉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钢桁梁顶推工艺因能最大限度减少顶推施工对营业线安全的影响,且具有良好的跨越性而得到广泛的应用,钢桁梁顶推需设置滑导梁,钢桁梁通过滑块支撑于滑导梁上,并通过顶推千斤顶在滑导梁上滑移,而滑导梁顶面通常设置为与墩顶平齐,顶推时,滑块从滑导梁端头脱出,滑块具体脱出前状态见附图1。
如附图1所示,传统滑导梁顶面与墩顶平齐设置的方式在滑块脱出前,因前悬臂段及后配重(后端如重量足够则不需要配重)的作用,第1活动滑块承受极大压力,第2活动滑块受压力极小甚至可能不受力,第3活动滑块及往后滑块受压力逐渐加大,而在第1活动滑块脱出滑导梁的瞬间,第1活动滑块悬空,压力消失,瞬间转移至第2活动滑块上,钢桁梁受力体系瞬间产生突变,钢桁梁受力状态极为不利,特别是在铁路营业线上的拖拉施工,安全风险尤其大,且滑块脱出后处于既有线上方,回收时安全风险极大,且回收操作不便,滑块脱出状态见附图2。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传统钢桁梁拖拉方法存在钢桁梁受力体系瞬间突变及滑块回收困难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钢桁梁无突变转换受力拖拉体系的拖拉施工方法,在从钢桁梁的悬臂段起的第1墩柱上方安装固定滑块做为拖拉过程中的固定受力支点,并在滑导梁顶面设置下坡段,下坡段的坡底从滑导梁梁端起,坡顶至坡底的直线距离最长为活动滑块安装间距;从固定滑块起的第一个活动滑块随着拖拉进程对滑导梁的压力缓慢减少,在滑导梁的下坡段滑导梁顶面与钢桁梁梁底高差大于活动滑块高度时,活动滑块对滑导梁的压力彻底消失,并在第1墩柱前完成切割后落于滑导梁上,再进行回收。
进一步地,滑导梁下设置临时支撑,且至少在滑导梁截面变化处设置一处临时支撑。
进一步地,活动滑块间隔布置在钢桁梁的节点下。
进一步地,滑导梁安装包括以下步骤:
S1:实测基础顶面标高;
S2:在临时墩基础预埋件顶安装格构式钢立柱,钢立柱与滑导梁间设置纵向、横向分配梁,横向分配梁与顺桥向无纵坡;
S3:分段吊装滑导梁,将滑导梁与钢立柱分配梁固结;
S4:进行滑导梁梁段间的对接焊。
进一步地,固定滑块的安装方式为:第1墩柱墩顶通过预埋件反向布置固定滑块;固定滑块顶面沿桥纵向两端设置圆弧过渡段,固定滑块两边侧焊接挡板限制滑板横向移动;拖拉施工过程中钢桁梁梁底与固定滑块间循环填装MGE滑板,滑移通过。
进一步地,在滑导梁下坡段的坡底侧设置滑块接收平台,滑块接收平台的顶标高与滑导梁的顶面标高平齐,滑块接收平台与溜槽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
钢桁梁受力体系无瞬间突变现象;钢桁梁第1支点位置采用固定滑块,拖拉过程承受全程压力,第2支点压力缓慢减少,钢桁梁内应力缓慢变化。钢桁梁拖拉精度高,因无突变,钢桁梁拖拉过程中姿态稳定性好,偏移风险小,拖拉后就位精度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二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7013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