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脑瘫患者康复助行器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8712.6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78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 发明(设计)人: | 朱成勇;李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H3/04 | 分类号: | A61H3/04;A61H1/02;A61F5/02 |
| 代理公司: | 西安鑫诺汇恩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302 | 代理人: | 何湘玲 |
| 地址: | 558000 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都***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脑瘫 患者 康复 助行器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瘫患者康复助行器,包括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底部矩阵设置有四个支撑机构,所述保护框中对称设置有两个行走机构,所述保护框上侧设置有背部辅助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沿弧线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行进板,所述第一行进板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行进板,所述第二行进板远离所述第一行进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脚部支撑板;所述第一行进板以及所述第二行进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绑带;所述背部辅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保护框上的两个安装框,两个所述安装框的相邻侧面分别铰接有辅助板,每个所述辅助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行进板之间设置有触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脑瘫患者康复助行器。
背景技术
脑瘫为脑性瘫痪(CerebralPalsy,CP)的简称,是小儿时期最为常见的神经性损伤疾病,指自受孕开始至胎儿及婴幼儿脑发育时期各种原因所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为基础的运动性功能障碍与姿势异常综合后遗症。脑瘫的临床分类分为:痉挛型,不随意运动型(手足徐动、舞蹈样动作及肌张力失调),失调型(单纯性失调及失调型双瘫),肌张力低下型以及混合型(患者表现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的症状)。患者由于长期存在持续性或继发性肌力、肌张力异常、病理反射等问题,导致肌肉痉挛、骨骼畸形,步行过程中表现出特殊的病理性步态即步行功能障碍。
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脑瘫的药物或技术手段。对于一些成年的患者而言,由于已经错过最佳治疗的时机,即使是通过正规的医疗方法进行康复,康复效果依然甚微。对于这部分成年患者,特别是临床症状比较严重的患者,由于其肌肉痉挛、骨骼畸形,脊柱无力,这类患者无法独自站立,甚至其脊柱无法独立支撑自身体重,加之所表现出来的病理性步态,目前还没有专业的器械去帮助他们进行正常生活。
因此,需要一种脑瘫患者康复助行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脑瘫患者由于其肌肉痉挛、骨骼畸形,脊柱无力,这类患者无法独自站立,甚至其脊柱无法独立支撑自身体重,加之所表现出来的病理性步态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脑瘫患者康复助行器。
一种脑瘫患者康复助行器,包括保护框,所述保护框的底部矩阵设置有四个支撑机构,所述保护框中对称设置有两个行走机构,所述保护框上侧设置有背部辅助机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沿弧线运动的驱动件,所述驱动件上固定设置有第一行进板,所述第一行进板远离所述驱动件的一端转动设置有第二行进板,所述第二行进板远离所述第一行进板的一端转动设置有脚部支撑板;所述第一行进板以及所述第二行进板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至少两个绑带。
优选的,所述背部辅助机构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保护框上的两个安装框,每个所述安装框上设置有背带,两个所述安装框的相邻侧面分别铰接有辅助板,每个所述辅助板与相邻的所述第一行进板之间设置有触发机构。
优选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行进板上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中开设有弹簧槽,所述弹簧槽中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与所述弹簧槽之间连接有至少一个第一弹簧,所述活动板上固定连接有触发杆,每个所述辅助板下端固定连接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杆位于所述触发板远离所述行走机构的一侧;两个所述触发机构中的所述触发杆错位设置。
优选的,所述保护框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C形第一框体以及第二框体,所述第一框体与所述第二框体合围成环形框体,所述第一框体靠近所述第二框体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插入杆,所述第二框体靠近所述第一框体的两端分别开设有插入槽,所述插入杆能够插入所述插入槽中。
优选的,所述第二框体上开设有锁止孔,所述锁止孔与所述插入槽连通,所述插入杆上开设有插入孔,所述锁止孔中滑动连接有锁止块,所述锁止块能够插入所述插入孔中,所述锁止块能够与所述第二框体磁性相吸,所述锁止块与所述第二框体之间连接有拉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未经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87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