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像素、大光圈的小型化ADAS镜头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6334.8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81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谭华江;姚晨;廖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宇瞳玖洲光学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 |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领众智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300 | 代理人: | 杨建军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像素 光圈 小型化 adas 镜头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高像素、大光圈的小型化ADAS镜头,包括沿光轴自物方至像方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侧或像面侧设有光阑;所述第一透镜、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光焦度相反。本发明通过设置7片透镜,合理配置各个透镜的光焦度和各个镜面的形状,可以保证光学系统具有较大的视场角,同时还具有矫正畸变、色差的作用,实现ADAS镜头的高像素性能,提升镜头在微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镜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像素、大光圈的小型化ADAS镜头。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车逐渐成为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自然人们对行车安全、舒适性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随着行业的不断发展,各种辅助驾驶功能应运而生,人们对行车智能化有了更高的要求,如要求ADAS镜头能识别更远的物体,以及在微光条件也能清晰识别物体,目前市面现有的ADAS摄像头大都为2MP和5MP的解像力,光圈也集中在F2.0及以上,这导致在天气昏暗的条件下,画面清晰度不够,镜头成像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像素、大光圈的小型化ADAS镜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ADAS镜头在光线较差的环境下成像清晰度不高等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高像素、大光圈的小型化ADAS镜头,所述镜头的光学系统包括沿光轴自物方至像方依次间隔设置的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第五透镜、第六透镜和第七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物面侧或像面侧设有光阑;所述第一透镜、第六透镜的光焦度为负,所述第四透镜、第五透镜和第七透镜的光焦度为正,所述第二透镜与第三透镜的光焦度相反。
本发明通过设置第一透镜为负光焦度,可以保证光学系统具有较大的视场角,同时还具有矫正畸变的作用;通过设置第四透镜为正光焦度,可以起到聚焦光线的作用;通过将第五透镜和第六透镜设置为正负光焦度搭配的方式,可以起到矫正色差的作用;通过设置上述光焦度搭配方式有利于实现ADAS镜头的高像素性能,提升镜头在微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或凹面;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或凹面;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或凹面;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通过上述面形设计方便实现上述光焦度搭配方式,提升成像质量。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第一透镜和第七透镜为非球面透镜,通过设置第一透镜为非球面透镜,可以缩小镜头的前端口径,缩小镜头体积的同时还可以矫正畸变;通过将第七透镜设置为非球面透镜,可以矫正像差,整个光学系统采用两片非球面透镜,在实现高像素成像的同时控制了生产成本。
作为本发明优选的方案,所述光学系统中不同透镜的光焦度满足如下条件:
-0.526≤φ1/φ≤-0.324;
-1.104≤φ2/φ≤0.123;
-0.238≤φ3/φ≤0.887;
0.619≤φ4/φ≤1.005;
-0.426≤(φ5+φ6)/φ≤0.103;
0.015≤φ7/φ≤0.319;
其中,φ1为第一透镜的光焦度,φ2为第二透镜的光焦度,φ3为第三透镜的光焦度,φ4为第四透镜的光焦度,φ5为第五透镜的光焦度,φ6为第六透镜的光焦度,φ7为第七透镜的光焦度,φ为所述镜头整个光学系统的光焦度;通过将各透镜的光焦度约束在上述范围内,便于提升镜头在微光环境下的成像质量,有助于矫正公差,保证工艺装配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宇瞳玖洲光学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宇瞳玖洲光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63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