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系统和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5826.5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659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桑海伟;王永涛;张和喜;王桥;余雄;熊伟程;崔忠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师范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黄公安 |
| 地址: | 550018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坡 环境监测 数据 分析 系统 方法 | ||
1.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监测数据模块,用于将设置在多个山坡监测点的环境监测传感器通信连接,并访问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中的监测数据;
采集模块,用于动态采集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并生成监测队列;
时空域特征差异模块,用于获取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过程参数,计算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的时空域特征差异;
排序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时空域特征差异,对对应的监测队列的任务等级进行排序;
环境评估数据模块,用于基于预设的质量评价指标,按照排序后的任务等级的顺序,对监测队列中的监测数据进行环境质控评估,获取环境评估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采集模块,包括:
变化参数单元,用于动态采集每个山坡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并计算对应的变化参数;其中,
所述变化参数至少包括标定参数、强关联参数和弱关联参数;
特征信息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监测数据和变化参数,分析山坡监测点对应的特征信息;
更新单元,用于按照监测数据的监测时间点对山坡监测点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更新,确定基准任务和继承任务;
监测队列单元,用于融合并标注所述基准任务和继承任务,生成对应的监测队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空域特征差异模块,包括:
监测过程参数单元,用于获取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过程参数;其中,
所述监测过程参数至少包括监测数据的时序参数、空序参数和转换参数;
第一计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监测过程参数,计算监测过程对应的特征动态幅度和特征差异值;
第二计算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特征动态幅度和特征差异值,计算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的时空域特征差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量评价指标至少包括山坡土体质量、山坡植被质量和山坡环境质量;所述山坡环境质量至少包括湿度值、温度值和海拔值。
5.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设置在多个山坡监测点的环境监测传感器通信连接,并访问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中的监测数据;
动态采集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并生成监测队列;
获取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过程参数,计算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的时空域特征差异;
基于预设的质量评价指标,按照排序后的任务等级的顺序,对监测队列中的监测数据进行环境质控评估,获取环境评估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采集所述环境监测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并生成监测队列,包括:
动态采集每个山坡监测点的监测数据,并计算对应的变化参数;其中,
所述变化参数至少包括标定参数、强关联参数和弱关联参数;
通过所述监测数据和变化参数,分析山坡监测点对应的特征信息;
按照监测数据的监测时间点对山坡监测点对应的特征信息进行更新,确定基准任务和继承任务;
融合并标注所述基准任务和继承任务,生成对应的监测队列。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过程参数,计算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的时空域特征差异,包括:
获取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对应的监测过程参数;其中,
所述监测过程参数至少包括监测数据的时序参数、空序参数和转换参数;
通过所述监测过程参数,计算监测过程对应的特征动态幅度和特征差异值;
通过所述特征动态幅度和特征差异值,计算监测队列中监测数据的时空域特征差异。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山坡环境监测质控数据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设置在多个山坡监测点的环境监测传感器通信连接,在连接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多次通信交互,根据所述不同时间间隔的多次通信交互的交互结果控制每个传感器进行交互的最短交互时间,其具体步骤包括,
步骤A1:利用公式(1)根据每次交互后接收到的返回信息判断不同时间间隔的多次通信交互是否交互成功
{E[Hc(T_i)]-E0}}(1)
其中Jc(T)表示第c个传感器在第T个时间间隔的多次通信交互是否交互成功的判定值;NS_c(T)表示向第c个传感器发送第T个时间间隔的交互信息的次数;NH_c(T)表示接收到第c个传感器在第T个时间间隔的交互回传信息的次数;A[Hc(T_i)]表示接收到第c个传感器在第T个时间间隔的第i次交互回传信息中提取到的数据前两位的数据帧头;E[Hc(T_i)]表示接收到第c个传感器在第T个时间间隔的第i次交互回传信息中提取到的数据后两位的数据帧尾;A0表示标准数据帧头;E0表示标准数据帧尾;
若Jc(T)=0,表示第c个传感器在第T个时间间隔的多次通信交互是成功的;
若Jc(T)≠0,表示第c个传感器在第T个时间间隔的多次通信交互是失败的;
步骤A2:利用公式(2)根据不同时间间隔的多次通信交互的成功状态控制每个传感器进行交互的最短交互时间
其中tmin(c)表示在与第c个传感器进行数据交互时相邻两个指令的最短时间间隔为tmin(c),即最短交互时间不得小于tmin(c);δ[]表示零校验函数,若括号内的数值为0则函数值为1,若括号内的数值不为0则函数值为0;G表示在连接的过程中进行不同时间间隔的多次通信交互中的不同时间间隔的种类个数;表示将T的值从1取值到G代入到括号内得到括号内的最大值时的T值;
步骤A3:根据后续每次对传感器进行交互的应答状态利用公式(3)对所述传感器进行交互的最短交互时间进行控制调整
其中表示每次与第c个传感器进行交互后第c个传感器更新后的最短交互时间;K(c)表示所述传感器进行交互的最短交互时间历史被控制调整的总次数;W(c)表示当前与第c个传感器进行交互的历史成功次数;R(c)当前与第c个传感器进行交互的历史总次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师范学院,未经贵州师范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5826.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