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锅炉再热补汽余能余热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94118.X | 申请日: | 2022-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50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 发明(设计)人: | 刘鹏;王忠年;卫栋梁;黄子鳗;王彪;魏安荣;王珍;朱海锐;邓凡;姚润贤;文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1K7/22 | 分类号: | F01K7/22;F01K7/40;F01D15/10;F22D1/50;F22G1/00 |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古波 |
| 地址: | 618000 四川省德阳***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炉 热补 汽余能 余热 发电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锅炉再热补汽余能余热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涉及蒸汽发电领域;包括饱和汽余热锅炉,所述饱和汽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于燃气锅炉中的燃气炉再热系统的进汽口,所述燃气炉再热系统内的压强低于饱和汽余热锅炉内的压强,所述燃气炉再热系统的出汽口与汽轮机连接,汽轮机带着发电机工作实现发电。本发明能够避免饱和汽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对汽轮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同时,还能有效回收利用该饱和蒸汽中的热能,并且将该热能用于发电,以提高发电功率、降低发电厂热耗率,实现发电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蒸汽发电领域,尤其是一种双锅炉再热补汽余能余热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
背景技术
化工行业与钢铁行业是能源高度密集的产业,消耗的材料多,能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量大,大多数投入的材料和能源都以废汽或者饱和蒸汽的形式排出。比如钢铁厂高炉冶炼产生的高炉煤气,钢铁厂线材生产车间产生的饱和蒸汽;煤炭化工焦化炉产生的尾汽,煤制气工艺中甲烷化会放出大量热量,通过余热锅炉回收热量,可以产生饱和蒸汽。
在大型钢铁厂中,高炉、焦炉及转化炉等产生的煤气和热量除了满足自身需求使用外,还存在富裕的量,为充分利用线材生产线产生的余热,大型钢铁厂会考虑修建饱和汽余热锅炉来回收线材生产线的热能,其可以产生1.5-2.0Mpa的低压饱和蒸汽;为了对该余能高效利用,钢铁厂会选择将该低压饱和蒸汽进行加压后进入汽轮机的低压缸进行发电,实现提高发电系统的效率,为钢铁厂提供源源不断的廉价电能,还可以降低碳排放,社会节约能源,保护生态环境。
但是,饱和汽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汽压力在1.5-2.0Mpa之间,该等级压力的饱和蒸汽无法进入锅炉中进行再热,因为锅炉中的压力达到3.0Mpa;而直接通入到汽轮机低压缸中,其湿度大,容易水蚀汽轮机的叶片,从而对汽轮机的运行安全产生不利的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双锅炉再热补汽余能余热发电系统及发电方法,能够避免饱和汽余热锅炉产生的饱和蒸汽对汽轮机产生的不利影响的同时,还能有效回收利用该饱和蒸汽中的热能,并且将该热能用于发电,以提高发电功率、降低发电厂热耗率,实现发电系统安全高效地运行。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双锅炉再热补汽余能余热发电系统,包括饱和汽余热锅炉,所述饱和汽余热锅炉的蒸汽出口连接于燃气锅炉中的燃气炉再热系统的进汽口,所述燃气炉再热系统内的压强低于饱和汽余热锅炉内的压强,所述燃气炉再热系统的出汽口与汽轮机连接,汽轮机带着发电机工作实现发电。
进一步地,所述汽轮机的工质出口连接于凝汽器的物料进口,所述凝汽器的物料出口与饱和汽余热锅炉的物料进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饱和汽余热锅炉的进液口连接于凝汽器的物料出口,所述饱和汽余热锅炉与凝汽器之间设置有低压除氧器,所述低压除氧器的蒸汽进口连接于汽轮机。
进一步地,所述汽轮机具有高压缸和低压缸,所述燃气锅炉还包括燃气炉过热系统,所述燃气炉过热系统的出汽口与高压缸的进汽口连接;所述高压缸的出汽口与燃气炉再热系统的进汽口连接,所述燃气炉再热系统的出汽口与低压缸的进汽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汽轮机的工质出口设置在低压缸上,以使得汽轮机能够完全利用水蒸汽中的能量。
进一步地,还包括逐级回热系统,所述逐级回热系统具有低温工质进口和高温工质出口,所述高温工质出口与燃气炉过热系统的进液口连接,所述凝汽器的物料出口与逐级回热系统的低温工质进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未经东方电气集团东方汽轮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94118.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