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轴系对中调节的发电机及调节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81906.5 | 申请日: | 2022-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3206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8 |
发明(设计)人: | 郑守海;任延生;许勇;张卫;景万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7/18 | 分类号: | H02K7/18;H02K7/10;H02K5/167;H02K15/16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武建云 |
地址: | 0445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柴油 发电 机组 进行 调节 发电机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轴系对中调节的发电机,包括发电机定子4和发电机转子5,发电机定子4的传动端与柴油机定子1固连,发电机转子5的传动端通过弹性盘3与柴油机转子2连接,弹性盘3与发电机转子5的传动端之间安装调整垫片12;发电机定子4的非传动端固定安装端盖Ⅱ6;发电机转子5的非传动端固定安装轴向定位轴承9;轴向定位轴承9固定安装于可分离轴承座8内,可分离轴承座8固定安装于端盖Ⅱ6内,可分离轴承座8与端盖Ⅱ6之间安装预置垫片7。本发明在发电机与柴油机组装后,若测量的机组轴系对中不能满足要求,不需要将柴发机组解体,即可完成机组轴系对中的再次调整,最终满足轴系对中要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柴油发电机组技术领域,涉及发电机,具体为一种可对柴油发电机组进行轴系对中调节的发电机及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国际市场内燃机车的兴起,作为内燃动车核心部件之一的发电机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发电机的功能与优劣势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电机与柴油机组成柴油发电机组为内燃机车牵引电机提供电力,使得内燃机车运行范围不再受电网的限制。
常用的发电机有两种结构:一种是双轴承结构,一种是单轴承结构;由于双轴承发电机结构与柴油机连接后轴向长度较长,柴油机与发电机之间需要共同的底座等特点,在有限的内燃机车内部空间内使用较为困难;所以功率较大的机车发电机一般采用单轴承发电机,这样能有效减小柴油发电机组的长度,省去柴油发电机组的共用底座,在相同的输出功率的情况下减小了安装空间,减小了整车重量。
柴油机曲轴通常有两个轴承支撑,其中一个轴承为轴向定位轴承。对于单轴承发电机与柴油机组成的柴油发电机组,发电机转子与柴油机曲轴之间通过弹性盘连接,该弹性盘轴向刚度较弱,为防止发电机转子的轴向冲击载荷破坏弹性盘,因此要求发电机的轴承为轴向定位轴承,这样该柴油发电机组轴系中就有两个定位轴承。为保证组装后两个定位轴承的轴向游隙符合要求,单轴承支撑发电机与柴油机组装时,需要在弹性盘与电机转子之间使用调整垫片来调节机组轴系的轴向对中。目前,现有单轴承发电机与柴油机组成的柴发机组方案如图1所示,其结构特点如下:
a、柴油机有两个轴承,其中一个为定位轴承。发电机非传动端有一个轴向定位轴承9,轴向定位轴承安装在电机端盖11内部。
b、发电机定子4的传动端与柴油机定子1通过止口连接。
c、发电机转子5通过弹性盘3与柴油机转子2止口连接。
d、发电机与柴油机组装前,先将弹性盘3安装到柴油机转子上,然后测量发电机定子4止口与弹性盘3的轴向距离。随后再测量柴油机定子1止口端面与柴油机转子2止口端面的距离。根据测量结果可计算出在弹性盘3与发电机转子5之间垫放的调整垫片12厚度。
e、按照计算厚度在弹性盘3与发电机转子5之间垫放调整垫片12,之后将主发电机和柴油机组装连接起来,完成柴发机组的组装。
f、组装后测量柴发机组轴系对中是否满足要求。若不满足,需要拆解柴油发电机组,重新调整弹性盘3与发电机转子5之间垫放的调整垫片12的厚度,然后再次组装柴油发电机组。
所以,柴油发电机组在轴系对中方面存在如下缺陷:由于发电机与柴油机各有一个定位轴承,机组组装后,若测量的机组轴系对中不能满足轴承游隙要求,需要拆解柴油发电机组,重新调整弹性盘与发电机转子之间垫放的调整垫片厚度,然后再次组装柴油发电机组。有时候甚至会发生多次拆装机组改变调整垫片厚度的情况。多次拆解和组装柴发机组调整轴系对中,增加了成本,浪费了人力物力,延长了生产周期。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柴油发电机组组装后,若发现机组轴系对中不良,需要将发电机与柴油机拆解开,然后在弹性盘与发电机转子之间重新增减垫片进行调节,再次调节柴发机组轴系对中的工作量大,周期长。本发明目的是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发电机,可实现不拆解柴油发电机组完成对机组轴系对中的多次调节,直到机组轴系对中满足要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81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