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5629.7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465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丁万涛;王涵;郭文静;黄兴行;胡明洁;王承震;于文端;王志成;陈永志;邱锡荣;刘国飞;李小花;郑灿伟;曾凡辉;文毅然;曹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36 | 分类号: | G01N3/36;G01N1/28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任金存 |
地址: | 2501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试 壁后注浆层 抗震 性能 试验装置 方法 | ||
1.一种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模型、地震荷载加载系统和监测系统;
所述试验模型包括注浆层模型和隧道模型,所述注浆层模型套接在所述隧道模型外侧;
所述地震载荷加载系统包括反力环和液压油缸,所述试验模型设置在所述反力环内侧,所述液压油缸一端安装在所述反力环内壁,另一端抵在所述试验模型外壁,沿着所述反力环的轴向设置多排液压油缸,每排液压油缸具有多个,沿着所述反力环呈圆周阵列布置;
所述监测系统设置在所述试验模型内侧,用于监测所述隧道模型在地震荷载施加时的位移响应和内力响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沿着所述反力环轴向设置5排,每排具有8个液压油缸。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包括位移传感器和应变片,所述应变片粘贴于所述隧道模型的内壁,用于采集地震荷载施加时隧道模型内的内力响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传感器放置于所述隧道模型内部,位移传感器的两个端头分别抵在所述隧道模型的内壁上,用于采集地震荷载施加时隧道模型内部的位移响应。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系统还包括采集仪,所述采集仪与所述位移传感器和应变片电性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油缸和所述注浆层模型之间设置垫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层呈圆弧形,圆心角为22.5°,半径等于所述注浆层模型的外半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地震荷载加载系统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两侧设置固定柱,所述试验模型安装在两固定柱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注浆层模具制作注浆层模型,所述注浆层模具由两个直径不同的圆筒组成,两个圆筒之间形成环形空腔。
10.一种用于测试壁后注浆层抗震性能的试验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包括:
将所述试验模型安装在所述地震载荷加载系统中;
通过控制径向上每排的液压油缸向试验模型施压,模拟隧道模型受到地震载荷时的轴向变形,获取隧道模型的位移响应和内力响应;
制作不同种类的注浆层模型,重复液压油缸的加载过程,得到在不同注浆层模型试验条件下隧道模型的位移响应和内力响应;
对比不同注浆层模型试验条件下隧道模型的位移响应和内力响应,评价不同注浆层模型的抗震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大学;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5629.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