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动态传播环境的边缘网络资源部署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74281.X | 申请日: | 2022-12-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774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 发明(设计)人: | 范绍帅;高翰林;田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72/53 | 分类号: | H04W72/53;H04W72/51;H04W28/08;H04W28/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挺立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5 | 代理人: | 高福勇 |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动态 传播 环境 边缘 网络资源 部署 方法 | ||
1.一种适用于动态传播环境的边缘网络资源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基站覆盖范围内的用户被划分为易感态、接触态、感染态和恢复态四个状态,构建基于SEIR传播动力学的边缘网络内容传播模型;
S2、基站收集每个内容的请求状态信息,请求状态信息包括三个部分:未请求该内容的用户数量,即易感态用户数量;正在发出请求的用户数量,即接触态用户数量;已经发出请求,并收到相应内容的用户数量,即感染态用户与恢复态用户数量之和;通过分析网络资源部署和内容流行度的相互影响,构建边缘网络资源部署和内容流行度的动态关系;
S3、基于构建的传播动力学模型,在动态传播环境下,以最大化用户需求满足率为优化目标,设计基站链路资源分配方案,得到优化的边缘网络资源部署策略;用户需求满足率定义为时间T内发出请求的用户中接收到请求内容的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动态传播环境的边缘网络资源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基于SEIR传播动力学的边缘网络内容传播模型被构建为:
其中,Sf(P,A,t)代表t时刻易感态用户的数量,Ef(P,A,t)代表t时刻接触态用户的数量,If(P,A,t)代表t时刻感染态用户的数量,Rf(P,A,t)代表t时刻恢复态用户的数量,Sf(P,A,t)+Ef(P,A,t)+If(P,A,t)+Rf(P,A,t)=N,N为边缘网络基站的用户数,网络中内容的数量是F,每个内容的大小是cf比特,基站可以缓存的内容数量是C;基站的缓存部署策略为P,P={p1,p2,...,pF},pf=1代表内容f被基站缓存,pf=0代表基站没有缓存内容f;基站的链路分配策略为A,A={a1,a2,...,aF},af代表基站分配给内容f的链路资源比例;βf表示易感态用户接触到感染态I类用户时,被吸引并且对内容f产生兴趣的概率,μf表示用户在获取内容之后可能会对该内容丧失兴趣,从感染态转移为恢复态的概率,Df表示单位时间内收到请求内容的用户数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动态传播环境的边缘网络资源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请求状态信息表示为状态信息i表示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动态传播环境的边缘网络资源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概率βf和μf通过收集历史数据,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具体过程为:
建立如下方程组:
Qe=B
利用最小二乘法得到βf和μf的近似值:
e=(QTQ)-1QTB
其中,
e=(βf,μf)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动态传播环境的边缘网络资源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单位时间内收到请求内容的用户数量Df表示为:
其中,表示单位时间D2D通信服务的用户数量,表示单位时间基站服务的用户数量,表示为:
其中,Rd表示基站总下行速率,υ表示基站回程链路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4281.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