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光互补系统弃电率的解析计算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2437.0 | 申请日: | 2022-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14812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25 |
发明(设计)人: | 程潜;刘攀;黄康迪;陈祥鼎;徐伟峰;郑雅莲;罗鑫燃;李潇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H02J3/46 | 分类号: | H02J3/46;H02J3/14;G06F17/12;G06F17/15;G06F17/18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黄靖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光 互补 系统 弃电率 解析 计算方法 | ||
1.一种水光互补系统弃电率的解析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基于日均光伏出力采用二次函数拟合每天小时尺度光伏出力过程;
步骤S2.采用解析方法基于边界条件推求水光互补系统日弃电率;
步骤S3.验证推求的弃电率解析计算方法的准确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光互补系统弃电率的解析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为定量描述光伏小时出力过程,首先采用二次函数拟合每天小时尺度光伏出力过程:
fpv(t)=a×t2+b×t+c (1)
式中:fpv(t)为光伏电站在第t小时的出力,a,b,c分别为拟合所用二次函数的三个参数,u为日平均光伏出力;其次建立拟合的二次函数的三个参数与日平均光伏出力u之间的关系:
式中:a1,b1,a2,b2,a3,b3分别为用日平均光伏出力u线性拟合二次函数三个参数的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光互补系统弃电率的解析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边界条件为:水电日总出力已知;水光互补系统典型日负荷曲线为单峰型,且负荷曲线峰段覆盖光伏出力时间段。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光互补系统弃电率的解析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具体包括如下子步骤:
步骤S21:将光伏出力过程进行平均化,并调整水电以满足制定的日前发电计划,在给定的负荷率即负荷曲线的平均值与最大值之比和负荷曲线的峰段时长下,计算出第一日前发电计划的峰段负荷Dp及谷段负荷Dv;
步骤S22:将步骤S21计算得到的第一日前发电计划峰段负荷Dp与水光互补系统传输容量Nmax进行对比,若第一日前发电计划峰段负荷Dp大于水光互补系统传输容量Nmax,则执行步骤S23,否则执行步骤S24;
步骤S23:向下调整日前发电计划,Dp1与Dv1分别为调整后的第二日前发电计划峰段与谷段负荷,并弃掉部分光电即第一光电CU1,继续执行步骤S25;
步骤S24:若第一日前发电计划峰段负荷Dp小于等与水光互补系统传输容量Nmax,则第二步无需调整日前发电计划,且弃电量为0,继续执行步骤S25;
步骤S25:将步骤S1中通过日平均光伏出力定量描述的日内小时步长光伏出力过程fpv(t)代入,比较光伏最大出力max[fpv(t)]与第二日前发电计划的峰段负荷Dp1大小,若max[fpv(t)]Dp1,即光伏出力单独就已超过负荷需求,因此需要继续弃掉部分光电即第二光电CU2;但若日前发电计划保持不变,则需要的水电出力会增加CU2,由于可用的日水电出力固定,因此需要继续向下调整日前发电计划;
步骤S26:将日前发电计划继续向下调整为Dp2,Dp2为第三日前发电计划峰段负荷,继续弃掉部分光电即第三光电CU3使得所需水电出力恰好等于可用的水电出力,求解第三光电CU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光互补系统弃电率的解析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式中,Dp和Dv分别为第一日前发电计划的峰段及谷段负荷;z和u分别为水电日平均出力及光伏日平均出力;α为日前发电计划的峰段时长占一天总时长的比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2437.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