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孪生链的区块链数据跨链交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70684.7 | 申请日: | 2022-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601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28 |
发明(设计)人: | 韩云芸;张威;李力;伍军;林夕;齐雨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致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N20/20 | 分类号: | G06N20/20;G06Q40/06;G06Q40/04;G06F21/62 |
代理公司: | 北京法筑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6100 | 代理人: | 张雨红 |
地址: | 201800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孪生 区块 数据 交互 方法 | ||
1.一种基于多孪生链的异构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由多个同质链组成的孪生链的新型架构,通过多领导多追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来建模孪生链分层混合共识中参与者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从目标孪生链获取参数,实现包含目标数据的交易的生成,并将其放入接受参数的孪生链的共享交易池,实现数据交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孪生链的异构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基于孪生链的群体学习跨链参数共享方法,包括映射阶段、目标交易生成生成阶段、目标交易共识阶段和反映射阶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孪生链的异构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进行群体学习时,每个组织将被分配多个连接者,进行限访问、阅读和修改组织管理的区块链;
通过验证者生成包含目标参数数据的区块,并验证交易和区块的合法性,根据共识协议实现目标区块的上传;
从目标孪生链获取参数,实现包含目标数据的交易的生成,并将其放入接受参数的孪生链的共享交易池;
并进行验证孪生链内的交易和跨孪生链的交易;
在包含目标参数的交易生成并写入区块后,选择是否对该区块投资一定数量的资金。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孪生链的异构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映射阶段是参数共享的开始,为每个源链和相应的孪生链之间的映射;映射后,所有孪生链都使用相同的块结构和链内共识协议;
源链之间的参数共享被转换为孪生链之间的数据传输,在目标交易生成阶段,需要互操作的孪生链之间实现包含目标参数的交易的生成,并将其放入接收数据的孪生链的共享交易池中;
在选择是否为目标交易所在的区块投入资金以及投入的具体金额后,在目标交易共识阶段,根据共识协议实现交易验证,并将其发布到请求参数的孪生链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孪生链的异构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多领导者多追随者的Stackelberg博弈,以建模孪生链分层混合共识中参与者角色之间的相互作用,根据信用承诺和收取的信用费用,选择是否验证和传播区块,构建了两阶段的Stackelberg博弈,其中在第一阶段选择区块并投入资金,在第二阶段进行传播和验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多孪生链的异构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根据对于区块的投资金额,设计信用函数:
其中ski是验证者Mk对投资者Ii的信任值,取值区间为(0,1),|Bi|是投资者Ii拥有的总资产值,η是参数,yi是投资者Ii的投资比例;投资者Ii的效用函数为:
其中K是验证者的数量,验证者成功打包区块的概率为:
其中P是投资者的数量,验证者Mk的效用函数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孪生链的异构区块链跨链数据交互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使用基于ADMM算法求解最优策略;
其中,该博弈由两阶段迭代组成,在内循环迭代中,根据第一阶段决定的信用函数,采用ADMM算法来获得能使效用函数最大化的最优策略,
在外循环迭代中,每个成员Mk都知道的投资比例和/在迭代q开始时所有投资者的信用函数值,考虑到/和/每个Mk寻求获得能使其效用最大化的最佳策略,每个Mk在内循环的每个迭代中更新/如下所示:
其中是Mk的策略,
t是当前迭代的第t次循环,ρ是惩罚项的系数,λ是对偶系数,
当所有验证者的策略和所有λ的值都满足and/时,内循环结束,∈s和∈p是预定义的参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致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致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7068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