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控制装置及防雷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7949.8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4110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王博闻;蒋正龙;李波;胡建平;谢鹏康;付志瑶;石鑫;龙剑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防灾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4 | 分类号: | H02H9/04;G01R31/12;H02H9/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唐民 |
地址: | 410131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防雷 设备 控制 方法 处理器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控制装置及防雷设备。控制方法包括:获取防雷设备在不同极性雷电冲击下各种结构形式电极的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根据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确定防雷设备电极的目标结构形式,并将电极调整为目标结构形式;获取防雷设备的气候条件、电极夹角与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的映射关系;确定防雷设备的当前气候条件;根据当前气候条件、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以及映射关系调整电极的夹角。这样,获得了放电稳定性较强的电极结构形式;通过调节电极夹角提升了覆冰、淋雨等气候条件下并联间隙放电的稳定性;减小了防雷设备实际应用中的放电电压分散性,提升了线路的防雷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控制装置及防雷设备。
背景技术
防雷装置在电力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氧化锌电阻片是防雷装置的核心部件,氧化锌电阻片由于优异的非线性特性和耐受能力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防雷。正常电压下,电阻片为高阻值电阻,起到绝缘作用;雷电过电压下,电阻片转换为低阻值,大电流流过电阻片向大地释放;雷电过电压后,阻值迅速恢复,线路恢复绝缘。防雷装置一般与被保护设备并联,且位于电源侧,其放电电压低于被保护设备的绝缘耐压值,当过电压沿线路侵入时,将首先使防雷装置击穿并对地放电,从而保护了被保护设备。
目前,由于并联保护间隙的设计不合理,导致带并联保护间隙的防雷装置的冲击放电存在较大的分散性,而不同雷电流的幅值下电阻片的残压值变化较小,如果放电分散性较大,极易导致防雷装置中防雷段中并联保护间隙误动作或者不动作,线路的防雷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处理器、控制装置及防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防雷设备的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防雷设备在不同极性雷电冲击下各种结构形式电极的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
根据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确定防雷设备电极的目标结构形式,并将电极调整为目标结构形式;
获取防雷设备的气候条件、电极夹角与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的映射关系;
确定防雷设备的当前气候条件;
根据当前气候条件、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以及映射关系调整电极的夹角。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根据当前气候条件、第二放电电压分散性以及映射关系调整电极的夹角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对防雷设备进行冲击放电试验,获得雷电流临界值;
基于雷电流临界值进行临界电流测试,获得电极在不同间隙距离下的充放电击穿结果;
在充放电击穿结果中,将第一预设比例的雷电流临界值在预设次数均全部击穿,且第二预设比例的雷电流临界值在预设次数均全部不击穿对应的间隙距离确定为电极的目标间隙距离,其中,第一预设比例大于第二预设比例且大于70%。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防雷设备进行冲击放电试验,获得雷电流临界值包括:
在冲击放电试验中试验电压高于预设电压的情况下,对试验电压和防雷设备均进行等比例缩小;
基于缩小后的试验电压和防雷设备进行冲击放电试验,获得雷电流临界值。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不同极性雷电冲击包括正极性雷电冲击和负极性雷电冲击,各种结构形式电极包括棒-棒结构形式电极、棒-尖结构形式电极和尖-尖结构形式电极;
获取防雷设备在不同极性雷电冲击下各种结构形式电极的第一放电电压分散性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防灾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南防灾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794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