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合储能电池装置、控制方法及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3555.5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543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2 |
发明(设计)人: | 杨鹏;宫云茜;郁金星;陈崇明;车凯;魏明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1M10/4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国为知识产权事务所 13120 | 代理人: | 李荣文 |
地址: | 050021 河北省***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混合 电池 装置 控制 方法 终端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储能电池装置、控制方法及终端。该装置包括:由至少两个种类不同的电池单体串联构成的蓄电池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电池切换模块和充电模块;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每个电池单体连接,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电池切换模块的输入端和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电池切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每个电池单体和充电模块连接,充电模块为待充电的电池单体充电。本发明能够减小各电池单体之间的不一致性,提高蓄电池模块的续航时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储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混合储能电池装置、控制方法及终端。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池作为一种清洁、无污染的能源,在智能电网的储能系统和电动汽车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为了满足不同的电压需求,通常将多个单体电池串联使用组成电池组。电池组的电池继续工作的能力(State Of Charge,SOC)取决于电池组中容量最小,即衰减程度最严重的单元电池,即使其它电池未发生容量的衰减,超过衰减电池容量的部分也是无法得到利用的,这种现象不仅影响实际续航时间,还会浪费其它电池宝贵的容量。
此外,在电池领域,一直强调同品牌、同容量、同型号、同批次的电池才能进行配组使用。如果不满足上述条件,则很容易导致电池的不一致性,电池的不一致性主要表现为组内电池单体的端电压、容量以及SOC等特性参数的差异。电池组的不一致性主要是由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引起的,内部原因为生产过程中的不一致性,由于原材料参差不齐,生产工艺、环境等因素的变化,导致同一型号的电池初始性能不一致;外部原因为循环使用过程中的不一致性,主要是指单体电池之间容量衰减速率、自放电率、充放电能力等性能的不同造成的不一致。而随着充放电的循环,电池单体间的性能差异会更加明显,导致不一致性更加严重,进而导致电池组可使用容量减小,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甚至会导致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储能电池装置、控制方法及终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单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混合储能电池装置,包括:由至少两个种类不同的电池单体串联构成的蓄电池模块、检测模块、控制模块、电池切换模块和充电模块;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入端分别与每个电池单体连接,所述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检测每个电池单体的电池单体信息是否符合充电条件,并将符合充电条件的电池单体信息发送给所述控制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连接所述电池切换模块的输入端和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入端,用于根据接收到的符合充电条件的电池单体信息生成充电指令,并发送给所述电池切换模块和所述充电模块;
所述电池切换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每个电池单体和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充电指令将待充电的电池单体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所述充电模块为所述待充电的电池单体充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储能电池装置还包括:放电模块;
所述放电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和所述电池切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用于为待放电的电池单体放电。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混合储能电池装置还包括:人机接口模块;
所述人机接口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连接,用于接收充电指令或放电指令,并将所述充电指令或放电指令发送所述控制模块,以及显示所述控制模块接收到的电池单体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池切换模块,包括:N+1个开关模块,其中,N表示电池单体的数量;
每个开关模块的第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输入端;
首个开关模块的第二端连接所述蓄电池模块中首个电池单体的负极,所述首个开关模块的第三端连接母线的负极端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河北能源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355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