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及其制备方法、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61567.4 | 申请日: | 2022-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801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三杰;杨忠波;潘学荣;阳雷;陈卫林;李冬;杨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N27/90 | 分类号: | G01N27/90;G21C17/06;G01N1/28;G01B7/06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唐邦英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料 氧化 标样 组件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1.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标样架(1),所述标样架(1)上设置有多个具有不同厚度氧化膜的包壳管标样(2),所述包壳管标样(2)采用注锌工艺腐蚀包壳管在其表面形成氧化膜,所述注锌工艺采用的腐蚀介质与AP1000水化学一致,水化学环境为注锌溶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包壳管标样(2)采用ZIRLOTM包壳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注锌溶液的浓度为5-40ppb。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样架(1)上设置有5个不同厚度氧化膜的包壳管标样(2),5个包壳管标样(2)的氧化膜厚度分别为5μm、15μm、30μm、60μm、90μm、125μ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部芯棒(3)和下部芯棒(4),所述包壳管标样(2)设置在上部芯棒(3)和下部芯棒(4)之间,所述包壳管标样(2)、上部芯棒(3)和下部芯棒(4)同轴设置,所述包壳管标样(2)、上部芯棒(3)和下部芯棒(4)构成燃料棒标样,所述上部芯棒(3)和下部芯棒(4)用于实现燃料棒标样与标样架(1)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芯棒(3)和下部芯棒(4)均为一端大一端小的凸台结构,所述上部芯棒(3)和下部芯棒(4)的小端上靠近大端处分别设置有用于固定包壳管标样(2)的第一定心轴套(32)和第二定心轴套(42),所述上部芯棒(3)的小端端部设置有插杆(33),所述下部芯棒(4)的小端端部设置有与插杆(33)装配的插孔(4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标样架(1)包括支撑板(11)、立柱(12)和限位板(13);
所述支撑板(11)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立柱(12),所述限位板(13)滑动设置两个立柱(12)上;
多个燃料棒标样在限位板(13)的压紧作用下固定在限位板(13)和支撑板(11)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芯棒(3)的顶部设置有上定位孔(31),所述限位板(13)上设置有与上定位孔(31)相配合的第一凸起,所述下部芯棒(4)的底部设置下定位孔(41),所述支撑板(11)上设置有与下定位孔(41)相配合的第二凸起。
9.如权利要求5-8任一项所述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用注锌工艺腐蚀包壳管,制备不同厚度氧化膜的包壳管标样(2);
S2、将包壳管标样(2)与上部芯棒(3)和下部芯棒(4)装配,形成具有不同厚度氧化膜的燃料棒标样;
S3、将燃料棒标样固定在标样架(1)上。
10.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燃料棒氧化膜标样组件在标定和校核AP1000燃料棒氧化膜检测系统测量精度中的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6156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