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训练康复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58468.0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5709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华;庞振石;吴皓天;李悦 | 申请(专利权)人: | 廊坊爱德堡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2/10;A63B23/12;A63B23/03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饶富春 |
地址: | 065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训练 康复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训练康复装置,涉及训练康复器械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训练台,所述训练台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收纳筒,所述收纳筒固定连接在训练台上。在使用时,通过让使用者的双手转动训练台上的两个转动盘,能够对其手臂进行训练,且在转动盘转动的时候会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并与第一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三转轴、第二从动轮等结构相配合,能够带动第二转轴与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齿环在容纳腔内进行往复运动,从而带动固定座与放置座做往复运动,从而带动使用者腿部进行屈膝训练,综上所述,当使用者转动转动盘进行手臂康复训练时,也能够使腿部也一起进行屈膝运动,以此便于实现上下肢一体协同训练,提高使用者的训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训练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训练康复装置。
背景技术
在老龄人群中脑血管、神经系统疾病多发,多数有偏瘫的症状。同时,因意外事故而造成的神经损伤或肢体损伤的人数也越来越多,使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丧失或部分丧失的人数在逐年上升,康复训练是根据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利用康复训练装置对患者进行训练,以恢复患者的独立生活能力的治疗方法,主要用于日常生活能力的训练,关节活动训练,手指精细动作训练,肌力增强训练,耐力训练和认知功能训练等患者,现有的训练装置,一般是通过拉环结构单独对上肢进行拉伸训练,或通过动感单车等类型器械单独对下肢进行康复训练,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同时对上下肢进行协同康复训练,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训练康复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训练康复装置,能够对使用者的上下肢进行一体协同训练,便于增强训练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训练康复装置,包括:
训练台,所述训练台的内部开设有容纳腔;收纳筒,所述收纳筒固定连接在训练台上,所述收纳筒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主动轮,且所述第一转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盘;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容纳腔的内部,用于对第一主动轮进行传动;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两个齿环,所述齿环上活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驱动轮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二主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训练台上活动连接有坐凳,所述坐凳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转把。
进一步的,所述训练台上固定连接有螺母套,且螺母套与螺纹杆之间相互适配。
进一步的,所述训练台的侧壁上开设有与坐凳相适配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收纳筒的底部与容纳腔相贯通,且第一转轴贯穿收纳筒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容纳腔的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容纳腔内部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内部转动连接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靠近第一主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一传动轮,远离第一主动轮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传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用于对脚部进行固定的放置座,且放置座上安装有弹性带。
进一步的,所述训练台的顶部开设有与固定座相适配的条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轮为缺齿轮,且齿环的内壁两侧固定连接有与缺齿轮相适配的齿牙。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导向轮,且支撑板的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弹性杆。
本发明至少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廊坊爱德堡医院,未经廊坊爱德堡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846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负极极片、二次电池及用电设备
- 下一篇:作为衰老相关认知障碍的治疗的血浆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