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滤芯组件及可抽出式超滤膜净水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54632.0 | 申请日: | 2022-12-22 |
公开(公告)号: | CN11573872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07 |
发明(设计)人: | 孙长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亨莱克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63/02 | 分类号: | B01D63/02;B01D65/02;C02F1/44;C02F103/02 |
代理公司: | 云南文曲星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3226 | 代理人: | 李宇华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门***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组件 抽出 超滤膜 净水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公开了滤芯组件及可抽出式超滤膜净水装置。滤芯组件包括安装部和过滤部,过滤部用于过滤污水且设于安装部处;安装部包括固定环和固定架,固定架包括连接套筒和挡板;任意相邻挡板与固定环对应内壁间均形成灌胶腔,灌胶腔两端处均设有扇形板;扇形板处设有限位孔,过滤部包括中空纤维;连接套筒一端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注胶槽,连接套筒侧壁设有第一注胶孔;可抽出式超滤膜净水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套筒,以及与第一套筒相配合的第二套筒;其能够实现通过高压注胶,抑制胶体凝固时的收缩的功能,达到减小胶体与安装环和超滤膜中空纤维之间间隙的宽度,延长滤芯的使用时长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净水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滤芯组件及可抽出式超滤膜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的超滤膜净水装置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滤筒、滤芯和密封盖;滤芯安装于密封盖内,滤芯包括安装环和超滤膜中空纤维,污水进入滤筒,经超滤膜中空纤维过滤后进入密封盖内,之后从密封盖外侧壁处的净水口处排出;滤筒内的污水由滤筒外侧壁上的排污口处排出。
在生产滤芯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将超滤膜中空纤维弯折成U型,之后将多个超滤膜中空纤维的两端穿过安装环,然后再向安装环内常压注胶,从而将超滤膜中空纤维固定在安装环内;由于常压注胶会使得胶体内部产生气泡,待胶体凝固后,胶体收缩,会使胶体与安装环内侧壁以及超滤膜中空纤维外侧壁之间产生间隙,在超滤膜净水装置经过长时间的使用后,间隙会逐渐增大,最终导致滤芯渗水,过滤效果下降。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了滤芯组件及可抽出式超滤膜净水装置。其能够实现通过高压注胶,抑制胶体凝固时的收缩的功能,达到减小胶体与安装环和超滤膜中空纤维之间间隙的宽度,延长滤芯的使用时长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滤芯组件,包括安装部和过滤部,过滤部用于过滤污水且设于安装部处;安装部包括固定环和设于固定环内部的固定架,固定架包括用于与固定环同轴设置的连接套筒和沿连接套筒周向间隔设置的多个挡板;任意相邻挡板与固定环对应内壁间均形成用于灌注胶水的灌胶腔,灌胶腔两端处均设有用于对灌胶腔进行封闭的扇形板;扇形板处设有限位孔,过滤部包括用于与对应限位孔配合的中空纤维;连接套筒一端中部向内凹陷形成第一注胶槽,连接套筒侧壁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注胶槽和灌胶腔的第一注胶孔。
通过本实施例中的固定环、连接套筒、挡板、注胶腔、扇形板、限位孔、第一注胶槽和第一注胶孔的设置,减小了胶体与注胶腔内侧壁以及中空纤维外侧壁之间的间隙,从而较佳的防止了污水渗透滤芯组件,较佳的延长了滤芯组件的使用年限。
作为优选,挡板包括两平行设置的第一子挡板和第二子挡板,第一子挡板上端设有沿第一子挡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一T型块,第二子挡板远离第一T型块的一端设有沿第二子挡板长度方向设置的第二T型块;第一T型块与第一子挡板上端面之间形成第一限位槽;第二子挡板与第二T型块下端面之间形成第二限位槽;扇形板两端侧壁处均设有伸入第一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槽内的限位板。
通过本发明中的第一子挡板、第二子挡板、第一T型块、第二T型块、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限位板的设置,较佳的方便工作人员将扇形板安装在相邻挡板之间。
作为优选,固定环内侧壁处分别设有供第一子挡板和第二子挡板伸入的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
通过本发明中的第三限位槽和第四限位槽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将第一子挡板、第二子挡板和连接套筒安装进固定环内;同时也较佳的提升了滤芯组件整体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扇形板远离连接套筒一端的外侧壁处设有伸入第四限位槽内的限位块。
通过本发明中的限位块的设置,较佳的防止了扇形板的晃动;提升了滤芯组件的结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亨莱克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未经亨莱克环保科技(厦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46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酯溶环保PETG热收缩膜油墨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窑炉喷火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