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和电解液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51969.6 | 申请日: | 2022-12-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5966781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4 |
| 发明(设计)人: | 乐士儒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能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36 | 分类号: | H01M10/36;H01M10/42 |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李智慧 |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离子 电池 电解液 添加剂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和电解液,属于新能源材料与电化学领域,具体方案如下:所述添加剂包括N,N‑二甲基硫代甲酰胺丙烷磺酸钠,其分子式如式Ⅰ所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新能源材料与电化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和电解液。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在手机、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是目前能源领域的应用热点之一。但是,锂离子电池的大量应用受限于地球上锂资源不足的约束,最近,碳酸锂价格已由原来的4.2万元/吨涨价至52万元/吨;同时,锂离子电池由于使用有机电解液,存在易燃易爆等使用风险,因此,锂离子电池在安全性和成本要求更高的储能领域的应用受到限制。水系锌离子电池以金属锌为负极,由于锌具有高丰度、高水环境耐受性、高理论质量比容量(820mAh g-1)、低氧化还原电位(-0.76V vs.SHE)等优势,被视为锂离子电池的可替代电池体系优先选择方向。
锌离子电池一般采用廉价的锌箔作负极,电解液用弱酸性的硫酸锌加硫酸锰。但是,在循环过程中锌负极容易形成锌枝晶,枝晶的形成造成了局部电流密度增大,加速了水系电池中氢气析出的速度,析氢加速又会导致局部pH的变化从而形成副产物碱式硫酸锌,而碱式硫酸锌在锌负极表面积累又加剧了表面不均匀,增大了极化,极化增大又会加剧锌枝晶的生长。因此枝晶问题、析氢问题和副反应等问题相互影响、相互加剧,这种恶性循环导致锌负极沉积/剥离的效率极低,也不利于其商业化和广泛应用。科研人员针对锌负极沉积/剥离过程可逆性差的问题提出设计三维金属负极、人工SEI膜及使用高浓度电解液等措施,都有效的提高了锌负极的循环可逆性。但是,仍然存在成本高、处理复杂、不适合商业推广等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锌离子电池锌负极存在的枝晶、氢气析出和负产物的问题,本发明不采用人工SEI膜或者采用高浓度电解液等一些昂贵的措施,使用廉价的N,N-二甲基硫代甲酰胺丙烷磺酸钠(DPS)作为电解液添加剂,直接添加到电解液上,即避免了枝晶的产生,也避免了氢气的产生和负产物的生成,使用锌箔作负极,在1mA·cm-2放电,循环次数可以从70圈提高到2000圈。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所述添加剂包括N,N-二甲基硫代甲酰胺丙烷磺酸钠,其分子式如式Ⅰ所示:
进一步的,电解液中N,N-二甲基硫代甲酰胺丙烷磺酸钠的浓度为2.0×10-4g·L-1-2.0×10-1g·L-1。
一种锌离子电池电解液,所述的电解液添加剂。
进一步的,所述电解液还包括ZnSO4和MnSO4。
进一步的,所述ZnSO4的浓度为2M,所述MnSO4的浓度为0.5M。
使用上述电解液装配电池的步骤如下:
步骤一:制备二氧化锰正极材料;
步骤二:制备负极极片;
步骤三:配置电解液,以2M ZnSO4+0.5M MnSO4为基础,添加电解液添加剂N,N-二甲基硫代甲酰胺丙烷磺酸钠,进行搅拌;
步骤四:按照正极壳、正极片、隔膜、电解液、负极片、垫片、弹片、负极壳的顺序组装,用压片机将电池压实,进行后续测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原料廉价、无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能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黑龙江能斯特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5196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