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后填充板式橡胶支座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9813.6 | 申请日: | 2022-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5807384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7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祺;彭崇梅;杨伟;张枢文;赵辛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9/04 | 分类号: | E01D19/04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益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381 | 代理人: | 方燕娜;王雯婷 |
地址: | 20012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填充 板式 橡胶 支座 | ||
本发明涉及支座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后填充板式橡胶支座。一种后填充板式橡胶支座,包括支座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主体中心内部设有后注胶空腔,后注胶空腔一侧连接下注胶管,后注胶空腔另一侧连接上出胶管,后注胶空腔上侧和/或下侧的支座主体内设有承压钢板,位于支座主体内侧设有纤维加劲网兜,纤维加劲网兜外侧抵接支座主体内侧,纤维加劲网兜内侧包覆后注胶空腔、承压钢板。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支座本身位置即可完成支座脱空处置,操作便捷易行,无需任何辅助措施,适用于桥梁运营期严苛的施工条件,本发明可在不封闭交通的情况下完成支座脱空处置,是一种适用于支座脱空处置的低影响支座形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支座设计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后填充板式橡胶支座。
背景技术
中小跨径多主梁桥梁,例如空心板梁桥、T梁桥、小箱梁桥等,多采用板式橡胶支座,横桥向支座数量多。由于结构本身竖向支承点多,属于竖向超静定体系,加之施工误差、交通荷载作用、环境作用等,导致桥梁运营使用过程中经常出现支座脱空现象。支座脱空已成为橡胶支座最严重、最广泛的质量病害。
支座脱空将改变主梁支承边界和下部结构荷载分布,使得结构偏离设计状态,可导致主梁受力不均匀,降低主梁承载力和主梁间连接有效性,也可导致下部结构局部受载过大,发生局部承压破坏或结构开裂。因此,极需一种新型支座形式,统筹考虑支座本身的支承功能与运营期间支座脱空处置的约束条件,从根本上摆脱支座脱空处置困境,使支座位置准确、受力有效。
由于受诸多因素影响,支座脱空问题普遍存在、难以避免,主要在桥梁运营施工过程中进行排查和处置,主要有2种处置方式:
方式1:将支座复位后,直接在支座顶面与主梁之间的空隙插塞薄钢板,水平方向锤击,利用薄钢板的楔紧作用恢复支座支承作用;
方式2:先将支座复位,测量支座顶面与主梁底面之间空隙,然后将梁顶起一定高度,再按测量厚度插入相应薄钢板,最后落梁。
目前所用处置方式有明显不足和缺点:
方式1简单易行,无需封闭交通,但是,在水平锤击作用下,支座位置会发生变动,并且,插塞钢板通常难以达到预期的顶紧效果;
方式2可保证支座顶紧,但是,将梁顶起需要有合适位置和足够空间安放千斤顶,若桥墩缺少施顶条件,需要搭设支架或安装牛腿等大量辅助措施,并且,梁体顶升需要封闭交通。
方式1和方式2均难以准确控制支座实际支承荷载,保证支座处于理论设计状态。
支座脱空将改变主梁支承边界和下部结构荷载分布,使得结构偏离设计状态,可导致主梁受力不均匀,降低主梁承载力和主梁间连接有效性,也可导致下部结构局部受载过大,发生局部承压破坏或结构开裂。因此,极需一种新型支座形式,统筹考虑支座本身的支承功能与运营期间支座脱空处置的约束条件,从根本上摆脱支座脱空处置困境,使支座位置准确、受力有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后填充板式橡胶支座。
为发明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后填充板式橡胶支座,包括支座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座主体中心内部设有后注胶空腔,后注胶空腔一侧连接下注胶管,后注胶空腔另一侧连接上出胶管,后注胶空腔上侧和/或下侧的支座主体内设有承压钢板,位于支座主体内侧设有纤维加劲网兜,纤维加劲网兜外侧抵接支座主体内侧,纤维加劲网兜内侧包覆后注胶空腔、承压钢板。
所述的纤维加劲网兜包括环向纤维和径向纤维,所述的环向纤维和径向纤维交织成网格柱体结构。
所述的纤维加劲网兜的面积计算步骤如下:径向纤维面积Ars=0.5απphD/σf、环向纤维面积Acs=0.5βphD/σf,其中,α为径向纤维安全系数,p为注胶压力,h为后注胶空腔最大高度,D为支座主体直径,σf为纤维抗拉强度,β为环向纤维安全系数。
所述的后注胶空腔外侧的支座主体、纤维加劲网兜设有一圈环形凸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城建城市运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城建智慧城市运营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981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