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电厂锅炉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211637716.3 | 申请日: | 2022-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6088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张磊;邓正鑫;张玉良;沈玉玲;梁世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能伊春热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23/02 | 分类号: | G05B2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7 | 代理人: | 杨丽娟 |
地址: | 15300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火电厂 锅炉 故障 监测 方法 系统 | ||
本申请涉及锅炉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厂锅炉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包括:获取锅炉历史运行数据,并根据锅炉历史运行数据设定数据类别,包括过程性评价数据,相关性评价数据和表现性评价数据;根据监测周期获取实时过程性评价数据和实时相关性评价数据,并根据实时过程性评价数据和实时相关性评价数据生成初次预警指令;根据监测周期获取实时表现性评价数据,并根据实时表现性评价数据和初次预警指令生成维修指令。通过对锅炉运行数据进行分类,根据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监测数据的修正和验证,保证故障监测的准确性,实现对于锅炉故障的自动监测和诊断。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锅炉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火电厂锅炉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锅炉是发电、石油化工等工业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动力设备,是日常供暖的主要设备,所以锅炉故障进行自动监测和诊断可以避免许多事故和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以前的故障诊断系统主要是专家知识系统主要是凭经验、积累对故障进行诊断。在火电厂锅炉故障诊断中,专家系统已经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应用,取得了许多成果,但也存在许多不足,比如,在实际应用到大型超临界和超超临界锅炉系统中,就不能满足大规模智能、自动诊断的需要,所以在此系统应用较少。一方面是由于火电厂大型锅炉设备的结构复杂和系统参数繁多。另一方面是对火电厂锅炉设备运行故障诊断研究起步较晚,因此现阶段的故障诊断无法根据锅炉的实时运行对故障进行预测,进而无法精确评估和快速定位故障位置或原因,给锅炉运行带来安全隐患和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锅炉故障监测方法及系统。旨在实现对于锅炉故障进行自动监测和诊断。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对锅炉运行数据进行分类,根据数据之间的关联性进行监测数据的修正和验证,保证故障监测的准确性,实现对于锅炉故障的自动监测和诊断。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预设预警指令矩阵和维修指令,根据不同的预警信号设定不同的维修计划,在保证及时排除故障的前提下,降低人工成本,保证检修效率。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通过增设中央监测单元和子监测单元,根据锅炉的运行参数,将子监测单元设置于不同的监测区域,实现对于锅炉故障的精确评估和快速定位故障位置。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火电厂锅炉故障监测方法,包括:
获取锅炉历史运行数据,并根据所述锅炉历史运行数据设定数据类别,包括过程性评价数据,相关性评价数据和表现性评价数据;
根据监测周期获取实时过程性评价数据和实时相关性评价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过程性评价数据和所述实时相关性评价数据生成初次预警指令;
根据监测周期获取实时表现性评价数据,并根据所述实时表现性评价数据和所述初次预警指令生成维修指令;
其中,相关性评价数据包括: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差值。
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根据实时相关性评价数据生成初次预警指令时,包括:
预设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差值矩阵A,设定A(A1,A2,A3),其中,A1为预设第一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差值,A2为预设第二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差值,A3为预设第三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差值,且A1<A2<A3;
预设预警指令矩阵B,设定B(B1,B2,B3),其中,B1为预设一级预警指令,B2为预设二级预警指令,B3为预设三级预警指令;
获取实时给水流量与主汽流量差值a,并生成实时预警等级b;
若A1<a<A2时,设定实时预警等级b为预设一级预警指令B1;
若A2<a<A3时,设定实时预警等级b为预设二级预警指令B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能伊春热电有限公司,未经华能伊春热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771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能粒子辐照技术制备交联聚苯乙烯材料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可调高度的智能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