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野生巨须裂腹鱼人工驯养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211636595.0 | 申请日: | 2022-12-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1615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26 |
| 发明(设计)人: | 曾本和;旺久;王且鲁;刚组;王金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A01K61/10 | 分类号: | A01K61/10;A01K61/13;A01K63/04;A01K63/00;A23K50/80;A23K10/20;A23K10/22 |
| 代理公司: | 合肥三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0 | 代理人: | 李霞 |
| 地址: | 850030 西藏自*** | 国省代码: | 西藏;5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野生 巨须裂腹鱼 人工 驯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野生巨须裂腹鱼人工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野生巨须裂腹鱼采集;在每年11月、12月和1月,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支流捕捞野生巨须裂腹鱼;B、野生巨须裂腹鱼驯养前处理;野生巨须裂腹鱼运输到种质资源场,在进入暂养池以前,注射氟苯尼考防治细菌感染;进入暂养池后每天使用“冰醋酸+过氧化氢”浸泡1次,连用3次,用以脱落和杀灭小瓜虫;此外,采用此方法驯养野生巨须裂腹鱼极少爆发细菌病、寄生虫病和水霉病,驯养1年成活率90%以上,从而可为巨须裂腹鱼驯养、种质资源保存和维系以及种质资源合理保护与利用奠定技术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生巨须裂腹鱼养殖领域,具体是一种野生巨须裂腹鱼人工驯养方法。
背景技术
裂腹鱼是西藏高原水生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最重要的组成,对维护西藏高原水生生态系统稳定、功能和安全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巨须裂腹鱼仅分布于雅鲁藏布江中上游干、支流及附属水体,为我国特有种,是西藏地区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近几十年来,巨须裂腹鱼天然资源量逐渐减少,2016年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中》列为易危鱼类,2021年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二级保护鱼类,因此亟需保存巨须裂腹鱼活体种质资源。
中国发明专利CN201811601835.7公开了一种拉萨裂腹鱼人工繁育方法,采用水蚯蚓和鲑鳟鱼类饲料混合均匀进行驯食,每日投喂量为鱼体重的2~6%,每日投喂2次,至野生拉萨裂腹鱼开始摄食饲料。采用上述方法驯养巨须裂腹鱼,前期巨须裂腹鱼不摄食,虹鳟饲料为高油脂高蛋白的饲料,沉积在养殖池底部易腐败、坏水,造成鱼类死亡。
现有的野生巨须裂腹鱼在捕捞后进行人工养殖后,会出现大量的死亡,导致达不到扩展野生巨须裂腹鱼数量的功能反而进一步减少了野生巨须裂腹鱼的数量。因此现有人工驯养方式存活率不高,不能使得野生巨须裂腹鱼的数量得到增大,同时浪费了很多人力物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野生巨须裂腹鱼人工驯养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野生巨须裂腹鱼人工驯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野生巨须裂腹鱼采集;
在每年11月、12月和1月,于雅鲁藏布江中游干支流捕捞野生巨须裂腹鱼;
B、野生巨须裂腹鱼驯养前处理;
野生巨须裂腹鱼运输到种质资源场,在进入暂养池以前,注射氟苯尼考防治细菌感染;进入暂养池后每天使用“冰醋酸+过氧化氢”浸泡1次,连用3次,用以脱落和杀灭小瓜虫;每天使用“福尔马林+工业盐+小苏打”浸泡1次,连用3次,用于杀灭或脱落车轮虫等寄生虫,同时对鱼体消毒,治愈捕获或运输等过程中对鱼体造成的机械损伤,防止伤口滋生水霉;
C、野生巨须裂腹鱼驯食;
野生巨须裂腹鱼经过注射抗生素、杀虫、消毒和伤口治疗后转移进入驯养池;套养5-10%比例锦鲤,缩短驯食时间;投喂“南极磷虾+冰冻血虫+人工配合饲料”驯食,每天投喂1次;驯食前7天,日投喂量为鱼体重1%;7天后根据驯养鱼的摄食情况,增加投喂量,实现饱食投喂;驯食期间,每隔7天使用一次“工业盐+小苏打”,防止未治愈的伤口感染,爆发水霉病;
D、野生巨须裂腹鱼驯食后养;
经过15-25天驯食,野生巨须裂腹鱼聚群摄食,后转移进入种鱼养殖池;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每日投喂1次,日投喂量为鱼体重1.5-3%,根据鱼摄食情况进行饱食投喂;每日观察鱼体活力、体表是否滋生水霉以及鱼的摄食情况,出现异常,及时进行病理检查并治疗。
进一步的,所述捕捞采用地笼诱捕或刺网捕捞,地笼下水12内收集渔获物,刺网下水2小时内收集渔获物,防止时间过长,鱼在地笼或刺网上挣扎,造成机械损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未经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水产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2116365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高铁高碱煤锅炉的冷热烟混合燃烧系统
- 下一篇:一种人造石墨负极材料





